一个1B_1R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的鉴定1).pdfVIP

一个1B_1R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的鉴定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 传 学 报, is 3():165一169,1988 ArotaGeneticaSinica 一个1B/1R小麦一黑麦染色体易位的鉴定’‘ 董安书 权麻玉 西(北农业尽羊农学系,陕西汤陵) 本研究对冬小麦品系73(36)9-1的1B/2R易位染色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发现73(36)9-1 有一对随体染色体,它的两个亲本矮丰四号及洛夫林10(Lovrin10)分别有两对和一对随体染 色体。观察用矮丰四号回交的F,,绝大部分花粉e细胞的中期染色体都能正常配对,而用洛 夫林 10回交的,除了多数产生两个单价体之外,正常配对的情况也能经常看到。同时还发现, 73(36归-1和 “中国春”双端体 C(SDT)的 1$L能很好地配对并形成一个棒状的异形二价体, 而它和 CSDT1BS的染色体则主要产生20+1,+t的构型,从而证明易位发生在1B染色 体的短臂,并且该易位的片段来自黑麦染色体1RL。本文还讨论了该易位发生的可能途径,推 断是由于在 F,花粉母细胞中的两个单价体 一(个是小麦染色体1B,一个是黑麦染色体 1R) 同时进行错分裂之后产生的两种端着丝点染色体 (1$L和1RL)重新并合形成的,因而冬小 .麦73(36)9-1可能是一个自发产生的易位系。 关键词:小麦,黑麦,随体染色体,易位,部分同源性,端着丝点并合 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niL.)和黑麦 S(ecalecerealeL.)的易位系,是黑麦的 染色休片段转移到小麦染色体上形成的稳定材料。由于这种方式向小麦传递的不是黑麦 的整条染色体,而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而它不但能转移黑麦中的抗性和其它有利基因, 而且还能减少伴随而来的有害效应。正因如此,鉴定自发性的易位系和有计划地创造特 定染色体易位的新材料、新品种日益受到遗传育种工作者的重视。早在70年代,Mettin 等和 Zeller就在东欧推广的栽告品种中,分析鉴定出Kavkaz 高(家索)Avrora 阿( 芙乐尔)等一批1B八R易位系}16,a230 随着小.麦非整倍体技术的发展和染色体分带技术 的应用,Driscoll和jensen3,Driscoll和 Sears[93,Driscoll和Andersodl0,Driscoll[113, Sears2[11,May和Apples`,和Zeller[23,等在创造小麦一黑麦染色体易位的研究中,都做 了很有意义的工作。迄今,黑麦染色体1R-7R片段都已转移到小麦中,而国内在这方面 的工作还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鉴定了冬小麦品系73(36)9一的易位染色体,该材料是用 矮丰四号做母本与洛夫林 10杂交育成的。它具有高抗三锈和白粉病Ili以及矮秆、大穗、 小穗排列适中的特点,是小麦良种77(2)的亲本之一。为了进一步利用该材料的上述特 点,深入研究它的染色体组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材 料 与 方 法 该试验是在 1985-1986年进行的。 被分析鉴定的冬小麦73(36)9-1及两个亲本矮 本文于1986年11月26H收到。 I)本文经西北值物研究所李派声研究员审阅,谨致}$忱。 166 遗 传 学 报 15卷 丰四号和洛夫林 10,来源于本校农学系小麦育种组并经过6代自交选择。“中国春”双端 体 C(hineseSpringDitelosomic,简称CSDT)1BL和1BS来源于西北植物研究所,也是 我们多年使用的材料。根尖细胞的压片,是首先把种子经冷水浸泡一天后,均匀置于铺有 吸水纸的培养皿中,在250C恒温下发芽。当根尖长至1-1.5厘米时,剪取浸人饱和的对 二氯苯溶液中预处理0.5-2小时,然后固定于冰醋酸和95%的乙醇 (1:3)溶液中24小 时,再换人70%乙醇保存,并按照常规的苏木精染色程序压片、观察。回交和测交的种子 是在1985年杂交的,当年秋季把73(36)9-1X矮丰四号、73(36)9-1X洛夫林 10,73(36) 9-1XCSDT1BL和73(36)9-1XCSDTIBS的F。种子与亲本材料73(36)9-1,矮丰四 号、洛夫林10,CSDT1BL和 CSDTIBS一起各按两行同时播

文档评论(0)

w78514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