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豳瞄盟 蹬 2013年第10期
论荀子与儒家文质观的情感转向
■刘延福
荀子突破了孔孟以来的文质传统,在文艺的众多因素中,率先发现了文艺中的情感因素并加以系统论
述,将对文质观的探讨 由伦理道德的内容上升到情感因素,使文学艺术的研究回归其本身,儒家的文质观乃
至整个艺术研究活动也由此开始了情感论的转向。他提出的“情文俱尽”的文艺标准和 “称情而立文”的文艺
创制原则,为中国诗学的情感论传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荀子;文质观;情文观;情感转向
[中图分类号 】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3)10—0084—05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荀予诗学研究”(11CZWO06)、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 目“荀子礼乐思
想与和谐文化建设”(B2011—037)
刘延福,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文学博士。(河南焦作 454000)
文与质是中国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一对基础范畴。文 学艺术的研究回归其本身。自此以后,儒家的文质观乃
质并提,始于孔子。许多研究者以现代美学思维(主要是 至整个艺术研究活动开始了情感论的转向。
内容与形式的二元框架)来解说孔子的文质观,一直将
其看成是中国古代文论与文学思想中的核心范畴加以 一 、 文质彬彬——一个伦理学范畴
解释。然而,孔子的文质观没有真正涉及文学艺术的核 中国传统的文质观,首先是一个社会学、伦理学上
心—— 惰“”的因素,他所讲的质“”是指人内在的良质而 的范畴,其次才是美学、文学上的范畴。文与质作为一对
非情感,他所说的 文“质彬彬”主要指个人的文化修养、 范畴首先由孑L子提出并加以论述。论《语 ·雍也》云:质“
礼仪节文、言谈举止等,立足点在品人论世,故而它首先 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晏 集《
是一个伦理学上的范畴而不是文学上的范畴,其理论探 解》云:包“(咸)日:野,如野人,言鄙略也。史者,文多而
讨并没有上升到文学研究的高度。作为先秦儒家集大成 质少。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卫《灵公》日:君“子义
者的荀子,在继承孔子的文质观的基础之上,开始注意 以为质,礼以行之。”在孔子那里,质即人的朴实天性,也
到文学中的情感因素,提出了 称“情而立文”、情“文俱 即仁、义;文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文化修养,其最主要的内
尽”、文“理情用,互为内外表里”(苟《子 ·礼论》)①的观 容是礼乐教化。夫子将 文“”与质“”概括为人的两种不同
点。中国文论史上关于文与质的研究才第一次涉及文艺 的风格:草野之人由于缺乏文化教养,无限制地发展其
的情感因素,找到了文艺的本源并加以详细探讨,使文 质朴天性,对于诸种礼仪节文,如行为举止、衣着言谈等
论苟子与儒家文质观的情感转 向
均有所欠缺,故而不免流于粗野;与之相反,华而不实之 孟子并没有专论文质关系的语句,孟《子》全书只出
人因过于注重繁文缛节、华饰言辞等礼仪节文,掩盖了 现过3次 质“”,其中2次为 “出疆必载质”(《孟子 ·滕文
朴实的本性,则又会流于浮华。所以孔子认为真正的君 公下》),1次为 庶“人不传质为臣”(万《章下》)。这3个
子应文质相半,二者同重,不可偏无。棘“子成日:君子质 质“”皆同 “贽”,指人与人初见时所带之礼品,与文学中
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日: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 所讲的文质内容无涉。在 尽《心下》中,他曾对语言艺术
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颜《渊》)文是质的显像,质 风格有过比较清醒的认识:“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
是文的内涵。文质相半、内外相依、不可偏废才是君子的 约而博施者,善道也。”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23T 1051-2006 史氏鲟人工繁育技术规程.pdf VIP
- DB23T 1671.4-2015 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化学海洋学-陈敏-《化学海洋学》(2024级)期末试卷-A.doc VIP
- DB23T 1727-2016 地理标志产品 克东天然苏打水.pdf VIP
- XT0229A16017A_速捷调试指导书(SMART板)SC1001-A.pdf
- DB23T 1791-202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pdf VIP
- 供暖管网基本知识培训课件.pptx
- DB23T 1812-2016 侯鸟式医养结合养老规范.pdf VIP
- (备好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精品课件.pptx VIP
- 五防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