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音乐EthnicMusic
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在于
“传承创新
— — 2O12中国广州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 陈雅 先
,、 ,、 12年 11月 15日至 17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主
二、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主题交流
u 办的 “2012中国广州岭南传统音乐研究与传承学术研
讨会”在广州大学隆重召开。百余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关注 (一 )岭南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岭南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论题 ,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6 陈天国、苏妙筝的潮州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介
篇,包括主旨发言、主题分组交流、岭南民间乐社工作坊等版 绍了多年潜心研究 “潮州音乐”的成果,认为潮州音乐不只是
块,与会者就以上内容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地方性乐种,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宝库。仲立斌的 “延续传
统”还是 开“拓创新”——粤剧 “申遗”后的思考,刘泽梅的
一 、 传统音乐研究专家主旨发言
客家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之策略研究等,均对岭南传统音
赵宋光的有关岭南文化的若干思考)从岭南音乐文化 乐非物质遗产传承中关于 延“续传统”或 “开拓创新”的问题
研究现象出发,观照岭南自然地理、文化地理,清晰地勾勒出 进行反思。
岭南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田青的民歌与非物质文化 (二 )岭南传统民间音乐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遗产保护以当下民歌挖掘、传承、保护中的种种现象为切入 在探索岭南音乐田野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显示出
点,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冯明洋的 近年来岭南传统 民间音乐研究者扎实有效的田野工作方法 ,
《流行文化风潮中的岭南音乐回顾了多元一体的岭南音乐 陈雅先的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声音景观探究——基于
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 ,提出在现阶段全球性流行文化风 景观生态学视野的田野与案头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学科
潮中的岭南音乐文化建设 ,需要大音乐观、大文化观、大岭南 交叉的思维方式,解读潮州大锣鼓民间音乐活动 ,提出建立于
观等理念引领。周凯模的岭南音乐研究的方法学探索与实 潮汕民间民俗活动所形成的音乐声音景观是具有核心价值意
践提出了音乐人类学视角的岭南音乐研究方法学理论。蓝 义的珍贵声音景观。潘妍娜的民俗空间中的当代潮州大锣
雪霏的地缘亲缘剪不断,闽粤音乐理还乱)从闽粤地理关系 鼓——对于潮州市意溪镇下地段和磷溪镇埔涵村 “营老爷”
到闽粤历史民俗关系,以丰富详实的田野工作资料,分析论证 活动的比较性考察,李萍的(潮州民间音乐 “传统”与 “传
了闽粤传统民歌的内在关系。李幼平的广州南越王墓的音 承”一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2潮州民间音乐考
乐考古学观察提出了 “将音乐文化遗物归置于相关遗迹 中 察纪行,黄燕的 民间客家山歌主体音乐行为的考察与分
进行综合考证研究”的音乐考古学研究基本原则。罗艺峰的 析等田野调研报告,蕴藏了丰富的岭南民间音乐活态存在
《汉“藏——南岛文化丛”与华南玎族乐器起源的拟测以人 信息,不仅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资料 ,还提出了岭南传统音乐
类学对 “汉藏——南岛文化丛”的研究成果为理论认识基点 , 传承与保护的有益见解。
考证了由这种乐器演奏的萨佩音乐与中国蛋民蛋歌的内在关 (三)岭南传统音乐美学研究
系。陈雅先的探索中前行——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岭 刘瑾的 世俗与超越——论广东音乐的休闲文化特征与
南传统音乐舞蹈研究阐述了以地域传统音乐舞蹈研究为切 价值从休闲文化理论的视角,提出广东音乐所具有的诗性文
入点,树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引领学科发展理念,并形成了学 化特质。万钟如的(论广东音乐的非民间音乐属性研究表明,
科研究特色及教育特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元一体”的胡琴音乐文化——在中央音乐学院2012“胡琴艺术节”上的发言.pdf
- “二程”政治哲学的超越向度.pdf
- “反封建压迫”:国共反缠足观念的合离.pdf
- “家父”调停资源植入论.pdf
- “乐”感生命之律 “音”动两岸之情——台湾“第16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表彰活动及其慈善音乐会”作品述评.pdf
- “让爱循环起来”——大型公益演唱会即将启程.pdf
- “山东满族人”:族群分类的国家话语与草根叙述.pdf
- “世居民族”与“居住民族”称谓指向辨析.pdf
- “通变”卮言.pdf
- “文化长城”空前壮举——评说《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的价值所在.pdf
- 传统与现代交汇 人文与科技融合——2012全国乐器学研讨会综述.pdf
- 创新及渐进式通识教育成为大学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pdf
- 创作井喷之后的期待——萧白谈中国歌剧.pdf
- 惙叹一生千篇语馈赠琵琶万变声——忆林石城先生琵琶演奏特点、声音和变化特点.pdf
- 从“全能社区”到“核心社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途径思考.pdf
- 从“上海音乐学院手风琴专场音乐会”看中国手风琴艺术之发展.pdf
-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由“大教育”发展理念新趋势引发的思考.pdf
- 从“双视角”到“多维集群”——音乐人类学文化立场研究.pdf
- 从《江南Style》走红看自媒体时代网络生态文化.pdf
- 从《孔雀》音画的演奏看三十六簧方笙的功能特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