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隆中对【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 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提问法 讨论分析法 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师生共同分析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1.第一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介绍人物和身份。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明确:“卧龙”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的超人才智,再一次表明他是一个隐居山野的非凡人物。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更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三、分析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在这一部分里,诸葛亮十分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推断了未来的发展,为刘备确定了建立霸业,复兴汉王朝的政策和策略。让学生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出示问题:
本文是人物传记节选,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一段才华横溢的对策,那么是谁在问?问谁?问什么?为什么问?是谁在答?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答?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评价】设计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教师已经列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思考并组织运用语言来回答的过程,就是锻炼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过程。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和讨论探究相结合,认真回答每一道题。
1.是谁在问?——先主刘备。2.问谁?——问诸葛亮。3.问什么?
“君谓计将安出”中的“计”——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大计——消灭奸贼,匡扶汉室的大计。
4.为什么问?A 有徐庶的推荐。
B 先主的话“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5.是谁在回答?——诸葛亮。
6.他答了些什么?试概括他答话的要点:
(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
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2)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4)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C)起兵出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他为什么要这样答?也就是他答话的依据是什么?
诸葛亮其实是在分析天下大势的基础上为刘备做了一系列精心的谋划
(1)看清对手——曹操抢占天时,孙权坐拥地势,因此应把握好“人和”,即“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联吴抗曹)
(2)在人和的基础上也要占有地利:跨有荆益,保其岩阻。
(3)看清自己:“将军既帝室……”因为看清自己才能增强自信,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相时而动,准确用兵:天下有变……
四、人物分析(一)——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五、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A 属正面描写,而BCDE属侧面烘托。
六、人物分析(二)——刘备
1.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总结: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
七、印发资料,让学生快速阅读《三国演义》第37,38回,试比较分析文学笔法和史家笔法有什么不同之处?试举一例说明。
史家笔法叙事简约,“唯书其事”,通过记事记言,客观公正的记录历史,文中一般没有褒贬评论。而文学笔法则讲究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往往在历史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传说和作者的想像等。所以读起来往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比如刘备在拜访诸葛亮时,《三国志》中的叙述非常简练,只有“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而《三国演义》中叙述的就非常细致生动,每一次都祥细描写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对话,并且人物的语言非常符合各自的性格特点。
八、内容回顾,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1《沁园春》(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2《雨说》(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3《星星变奏曲》(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4《外国诗两首》(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5《敬业与乐业》1(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5《敬业与乐业》2(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7《傅雷家书》1(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7《傅雷家书》2(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8《致女儿的信》(人教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3《三顾茅庐》(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周处》第1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周处》第2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白杨礼赞》第1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白杨礼赞》第2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2《三棵树》第1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2《三棵树》第2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4《那树》第2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1《咏月诗四首》第1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1《咏月诗四首》第2课时(北师大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