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辞赋叠音词的多视角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第 9期 人文视野 文学 ·艺术 宋玉辞赋叠音词的多视角研究 姚守亮,程本兴 (湖北文理学院 宋玉研究中心,湖北 襄阳 430025) 摘要 :宋玉 10篇辞赋作品中至少有84个叠音词,共出现了97次。按叠音词词义与单字字义的关系可分为叠音 单纯词和叠音合成词。其格式类型包括AA式、ABB式和AABB式等三种,以AA式为主。其词类主要有名词、动词、 形容词、叹词和象声词,而形容词居多。其语法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做谓语、状语、定语、宾语和补语等成分,且以做谓 语、状语成分为主。宋赋叠音词可以表现叹老嗟卑的凄婉之美、愤世嫉俗的怨刺之美、忠贞敦厚的情志之美、栩栩如 生的灵动之关、生动贴切的自然之美和典雅脱俗的音乐之关以及氤氲之美、句式之美等。 关键词:宋玉辞赋 ;叠音词;分类;审美 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3)09一ol14—06 何谓叠音词?作为现代词汇学的术语,叠音词是 口头上 本文所涉及的宋玉辞赋作品,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包 由两个完全相同的音节、书面上用两个形体相同的单字构成 括 《楚辞章句》中收录的2篇楚辞作品,即 九《辩》和 招《魂》; 的双音词。111p(148)而传统语言学一般称之为 “重言”、“重语”、 《文选》中收录的5篇楚赋作品,即 风《赋》、《高唐赋》、神《女 “重文”、“叠字”或 “重言形况字”。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叠音词 赋》、登《徒子好色赋》和 对《楚王问》;古《文苑》中收录的6篇 很早就出现了。据统计 ,《诗经))305篇中有 198篇作品共计 楚赋作品,即 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和 647次使用了叠音词 ;庄《子》33篇共计 104次使用了叠音 舞《赋》;文《选补遗》中收录的 1篇 微《咏赋》,以及 1972年山 词,而 楚《辞》18篇作品中共计362次使用了叠音词。①宋玉 东银雀山出土的宋玉赋佚篇 《御赋》,约计十五篇。②现将宋 是战国后期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历来与屈原并尊为 “中国文 玉辞赋叠音词的分布情况简述如下。 学之祖”。在他传世的15篇作品中,有 10篇辞赋作品共计 ((,J、言赋》:蒙蒙 昧昧 眇眇 冥冥 磊磊 97次使用了叠音词 ,如果除去同形重复者,则为84个。这是 《高唐赋》:朝朝暮暮 唯唯 濞汹汹 溃淡淡 滂洋洋 宋玉对 《诗经》、先秦诸子散文及屈原语言艺术的继承和发 蓊湛湛 缧磲 磕磕 溺溺 潼潼 澹澹 淫淫 霈霈 蠖蝼蜿 展,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和语言产生了较大影响。本 蜿 煌煌荧荧 铠桤 千千 洋洋 悠悠忽忽 绁 莘莘 靡靡 文以宋玉辞赋中的叠音词为研究对象 ,从其格式类型及语义 天天 掩掩 嗷嗷 喈喈 漭漭 苹苹 特点、词性及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宋玉辞赋 神《女赋》:纷纷扰扰 裔裔 唯唯 峨峨 珊珊 倦倦 茕 叠音词的修辞意义和审美效果,以求进一步拓展叠音词的研 茕 究范围,并为全面研究宋玉及其辞赋作品提供系统的叠音词 舞《赋》:唯唯 研究材料。 风《赋》:骇骇 清清泠泠 一 、宋玉辞赋叠音词的分布与分类 钓《赋》:漫漫 作者简介 :姚守亮(1963一),男,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研究员。程本兴(1942一),男,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副 主任、兼职教授。 ①统计数据分别引自①夏传才:诗经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p18.②李海云:略论 《庄子》中的叠音词J【】.晋中 学院学报,2006,(2).③杨汝福:楚《辞》重言通论[J].河池师专学报,1993,(2). ②本文所引宋玉作品及相关训释,分别引自① 汉【】王逸,[宋】洪兴祖.楚辞章句补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第 178—212页,② 梁【】萧统,唐【]李善.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581—584页,第875-894页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