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经学和僵死的经学史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的经学和僵死的经学史研究.pdf

活的经学和僵死的经学史研究 口王志宏 中国经学史十讲 朱维铮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历史充满了反讽 。我们今天谈论经学不是要追忆 、缅怀和留恋经学在中国古 代社会的盛况,不是要和 1920年代的军阀一样劝人读经 ,也不是要表 明对于某些 真诚而执著地在某几个大城市 的中小学开展经典教 育的独行者的赞 同或者激赏 , 为其摇旗呐喊;预期的 目的并不浩大,但是却也并不琐碎和微不足道 :我们要审 查一个几十年来在 中国一枝独秀 的经学史研究流派 。也许 ,以周予 同和朱维铮为 代表的这个经学史研究流派能够奇迹般地残存本身是件幸事,但是,我们不 因此 而放弃我们批判的权利 ,尤其是因为这个流派的理论核心是时代偏见 的产物 ,它 的特点 ,简而言之 .就是乾嘉学派的考证和西方实证主义的混合物加上对于 中国 传统文明的极端怨恨。全面的批判留待更大篇幅的文章、更为详细的论证去完成, 这里我们要直面的是这个流派关于经学基本性质和特征 的判定 ,为 了方便起见, 我们 以朱维铮 《中国经学史十讲》一书为核心,往前追溯其源 ,往下俯瞰其流 。 朱维铮关于经学史性质 的判定来 自周予 同,而后者 的相关看法可 以用下面这 句使得经学一直声名狼藉的论述来做一个概括 : 我正式的宣示我的意见吧。经是可 以研 究的,但是绝对不可 以迷恋 的;经是 可 以让国内最少数的学者去研究,好像医学者检查粪便,化学者化验尿素一样。 但是决不可以让 国内大多数的民众,更其是青年 的学生去崇拜,好像教徒对于莫 名其妙的 《圣经》一样。……如果你们顽强 的,盲 目的来提倡读经,我敢作一个 预言家,大声地说:经不是神灵,不是拯救苦难 的神灵!只是一个僵尸,穿戴着 古衣冠的僵尸!它将伸出可怖的手爪,给你们或你们的子弟 以不测的祸患。 ChinaBookReview论据与逻辑 }67 f 如果说周予同先生当时还有一点针对性 的话 (其实鲁迅先生也有批评军阀提 倡经学的言论 ,而且其中有许多非常严厉 ,但似乎措辞没有这么偏激与愤恨 ,限 于篇幅 ,不具 引),那么 ,半个世纪 以后 ,以周先生传人 自居 的朱维铮先生判定 “经学是中世纪 中国的统治学说”就实在让人莫名其妙 了。 “中世纪”一词所描述 的那个时代是西方特有的,而且中世纪和神学政权有关 ,而中国谶纬神秘主义从 前到后总共不过 200来年的时间,这一点顾颉刚先生在 《汉代的方术与儒生》一书 中说得很清楚,怎么能够把这个时代推扩得无边无沿,把西汉之后的整个中国古 代社会都囊括其 中?此外,如果是把 “中世纪”一词作 比喻的运用的话就更成 问 题了,朱教授莫非不知西方很多学者把我们今天 的社会称作是相对 于那个 “神学 中世纪”而言的 “技术中世纪”吗?朱维铮教授甚至一方面接 受黑格尔的断言, 认为中国传统在理智活动方面是停滞不前的, “两千年前就达到了和现在一样的水 平”;另一方面 ,又认为 , “它 (经学)具有国家宗教的特征 ,即在实践领域 中, 只许信仰,不许怀疑。”因此 ,他建议我们 以后只用 “儒术”或 “经术”来代替 “经学”,这些词更恰如其分地显明了经学的性质 。 沿袭了周予同和朱维铮对于经学性质的基本判定的许道勋和徐洪兴教授,在 他们的 《经学志》中先梳理 了 “经”和 “经学”的含义及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 不偏不倚地罗列了诸如 “五常说”、 “通名说”和 “文言说”等各种说法 ,最后做 了自己的界定 ,认为作为 “经学”的 “经”的含义是 “专指 由封建政府 法‘定 ’ 的、以孑L子为宗师 的儒家所编著 的书籍之通称”,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 “经” 是封建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治 阶级 的需要 , 经的范围不断扩大。这是最核心的一个特征。其次 ,他们认为 , “经”是经过严格 挑选 出来的,秦汉以后的书籍不得称为经 ,而之前的儒家书籍并非全部可 以称为 经。第三 ,经既是封建政府和封建统治用来进行文化

文档评论(0)

流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