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药草木樨的化学成分研究.pdf
第3O卷总第 75期 西 北 民族 大 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VoI_3O.No.3
2009年 9 月 JournalofNor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NaturalScience) Sep,2009
藏药草木樨的化学成分研究
康菊珍
(西北民族大学 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f摘 要】羁的:研究青海省的藏药草木樨的化学成分 .方法:对草木樨8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
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从草木樨 中分 离得到 5个化合物,分别为:B一谷 甾醇 (G—
sitos—tern1)(I)、豆 甾辞(stigmastert)1)(Ⅱ)、槲皮素(quercetin)(Ⅲ)、2q一羟基熊果酸 (2q—hydroxyursolicacid)(Ⅳ)、齐墩
果酸(oeardicacid)(V).结论 :化合物 Ⅱ、Ⅲ、Ⅳ和V为首次从该植物 中发现 .
【关键词】草木樨;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中图分类号][O6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102f2oo9)O3—0040—02
草木樨是一种传统藏药,藏药名甲贝,又名野苜蓿,一年或两年生草本,为豆科草木樨属植物草木樨
Melilotussuaveoo|ensLedeb的干燥全草L1J.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脏病、白喉和乳蛾的
治疗 .草木樨在我国藏区资源丰富、藏量大,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但 目前对它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为
了进一步探明其有效成分,笔者对草木樨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草木樨的醋酸乙酯部分中共分得5个
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谷甾醇(p~sitostem1)(I)、豆甾醇 (stigmastero1)(Ⅱ)、槲皮素 (quercetin)(IlI)、
2a一羟基熊果酸 (2a—hydroxyursoticacid)(Ⅳ)、齐墩果酸(oeanlicacid)(V).其中化合物 Ⅱ、Ⅲ、Ⅳ和V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RY一2型熔点测定仪(天津分析仪器厂,温度未校正);Q~Tofmicro质谱仪(ESI—MS);核磁共振
仪(BrukerDRX一600型);柱色谱硅胶 (2OO~300目,烟台芝罘黄务硅胶开发试验厂);SephadexLH一
20(Pharmacia公司);药材2007年8月采 自青海省海南洲,经兰州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赵汝能教授鉴
定 .
2 提取与分离
草木樨 12kg,粉碎后用 85%乙醇加热回流 4次,回收溶剂,浓缩得流浸膏约420g,分别用石油醚、
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 .取醋酸乙酯萃取物(200g)经反复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一醋酸 乙酯和氯仿一 甲
醇溶剂系统)、SephadexLH一20凝胶柱层析得到化合物 I(22.4mg)、化合物 Ⅱ(112rag)、化合物Ⅲ
(42.3rag)、化合物Ⅳ(65mg)和化合物V(71mg).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I:白色针状结晶 (石油醚),mp140~140.5℃,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阳性 .与 已知
[收稿 日期]2009—05—30
作【者简介]康菊珍 (198O~),女,甘肃武山人,助教,主要从事药物临床研究
·— — — 40 --——
对照品8一谷甾醇共薄层,经三种不同的展开系统展开,Rf值一致并成一个斑点,与标准品混合测定,熔
点不下降,红外光谱图与对照品一致 .因此确定该化合物为 p一谷甾醇 .
化合物 Ⅱ:白色结晶(氯仿);ESI--MSm/z:413[M+H] ;分子式为 C29H48O.H—NMR(CDCL3,
600M):5.35(1H,t,J=2.4Hz,H一6);5.17(1H,dd,J=9.0Hz,15.6Hz,H一22),5.02(1H,dd.J=9.
0Hz,15.6Hz,H一23),3.52(1H,m,H一3),1.02,1.01,0,85,0.81,0。80,0.70,(18H,6×CH3);¨C—
NMR(CDCL3,150M):37.3(C~1),31.7(C一2),71.8(C一3),42.4(C一4),140.8(C一5),121.7(C一
6),31.9(C一7),3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首次曝光171页初中语文学霸手写笔记(可打印).docx VIP
- 排水球墨铸铁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 模板中文软件版Project2010-详细教程.pptx VIP
- 云南曲靖钢铁集团双友钢铁有限公司钢铁转型升级一体化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模板中文软件版project2010详细教程x.pdf VIP
-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SCRATCH教案全集.doc VIP
- 2025年上海市汽车园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3年10月自考03291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docx VIP
- 三一EBZ200悬臂式掘进机使用说明书.pdf VIP
- 《 卷烟工厂能源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编制说明.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