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漠王的行为学研究及其洞穴
分布(鞘翅目:拟步甲科)+
苏延乐12”吕昭智1 唐华军3
(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l;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830052)
摘要: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和控制试验对中华漠王的活动日节律、觅食行为、生殖行为、防御行
为和打洞行为进行了描述,并且调查了不同生境中中华漠王的洞穴分布密度,以此反映中华漠王对不
同生境的喜好。通过这项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荒漠地表甲虫的适应性。
关键词:中华漠王,拟步甲,行为,准噶尔盆地,洞穴
chinensis
中华漠王(PlatyopeproctoleucaKaszad,1962)隶属于鞘翅目拟步甲科漠王族漠王
属,是准噶尔盆地的特有种…,也是本研究区域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中华漠王成虫体长
12~13ram心j,喜欢在较开阔的沙面活动,善于打洞;食性杂,啃食植物近地面的茎叶和嫩芽、
地面上的植物碎屑和种子以及动物尸体等;幼虫生活于地下,为害植物根部¨o。目前国内外对
中华漠王的研究很少,有关其行为学特性的研究未见报道。笔者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对中
华漠王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对其洞穴分布情况作了调查。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中华漠王标本采集于北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3个泉地区,研究区沙丘多为固定沙丘,平
均植被盖度在40%~50%之间。
1.2研究方法
野外直接观察采用直接跟踪观察并记录其行为的方式。
野外控制试验采用4块长70cm,宽40cm的光滑木板组成的正方形框,无底无顶,埋于原始
地面下20cm,尽量不改变木框里面的地表,在木框里释放10只中华漠王,观察其行为。
室内饲养采用40cm×30cm×10cm的铁皮盒子,装人适量沙土,并人为制造一些缓坡,沙土
最浅处为5cm。然后在沙面上均匀洒水至土层湿透,放在阳光下晾晒至表层结皮。放人成虫进行
人工饲喂,观察其行为。
洞穴分布研究首先要观察中华漠王和本区域其他地表甲虫洞穴,测量并总结特征。分别调查
栽种有草方格的沙丘的迎风坡、背风坡和坡顶的中华漠王洞穴数量,并和自然状态的沙丘比较。
使用“z”字形取样法,每种生境选择30个2m×2m的样方。为减小风沙和降雨影响,洞穴分
布调查要在一天内完成,并且调查日之前两天内无降雨和大风。
2结果与分析
2.1活动日节律
中华漠王属典型的昼行性昆虫,白天多单独活动在沙面较开阔的地带,行走速度快,活动范
围大,清晨和傍晚是其活动高峰。在正午温度过高时,漠王会钻人沙土中以躲避高温。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联合学者”LHXZ200603。
}}通讯作者,E—mial:zhaozhi@ms.xjb.ac.cn。
436
昆虫生态
2.2觅食行为
中华漠王不适攀援,食性广泛,一般取食地面上的植物源和动物源碎屑,也取食近地面的植
物嫩芽。中华漠王的视力和嗅觉并不敏感,搜索食物主要依靠触觉和品尝。在搜索食物时,其头
部压低,触角前伸,边走边用下颚须触探地面以寻找食物。在找到疑似食物时,中华漠王会先品
尝,如果不合口就会放弃。当找到满意的食物时,其一对前足会紧握食物,依靠功能强大的咀嚼
式口器取食。中华漠王一般不允许同类分享其找到的食物,除非食物较大。另外,根据观察和洞
穴挖掘结果,发现中华漠王没有储食行为。
2.3生殖行为
5月中下旬是中华漠王交配高峰期,在荒漠短命植物群落中常发现雄性个体追逐雌性个体。
交配时,雄性用前足抱握住雌性身体的后1/3部分,中后足着地,几乎呈直立。持续时间较短,
一般在2~4min。笔者曾于2007年6月中旬两次见到雌性中华漠王尾随雄性奇台光漠甲
(Platyopegitaensis),并在其四周徘徊,而后者与雌性中华漠王发生交配的奇怪现象。笔者认为
这与这段时问中华漠王种群开始消退,雄性个体缺乏有关。至于这种杂交能否产生后代还有待进
一步研究。
2.4防御行为
中华漠王多数时间呆在洞穴里,防止被捕食。当在地面受到威胁时,中华漠王一般采取被动
防御措施,停止运动,将身体倾斜,使鞘翅迎向有威胁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再生骨料吸水率的研究.pdf
- 在c面蓝宝石上生长的InN外延薄膜中位错与极性的TEM研究.pdf
- 在非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KIR%2fHLA受配体错配模式和iKIR表达的研究.pdf
- 在软性垫上运动时下肢肌肉工作和动作特征的研究.pdf
- 在体下丘脑室旁核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长效抑制5—HT2A受体功能状态的研究.pdf
- 在线配混复合材料的塑化注射系统的研究.pdf
-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PlCC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pdf
- 早期干预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神经功能修复的研究.pdf
- 造型基础教学中的自然形式与仿生形态研究.pdf
- 增塑剂生产废水的处理研究及其资源化利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