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度谷螟幼虫肠道微生物降解聚乙烯的实验研究.pdf
《 腿 鞭秘瓣l露{ ;秘髻嚣 l l¨{£}
l…《 l } l 《 鞭器l《≥¨繇 摄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772/j.issn.1673—6516.2010.03.020
印度谷螟幼虫肠道微生物降解聚
乙烯的实验研究
潘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1
摘 要:按照ASTM标准方法以聚乙烯为唯一碳源培养螟蛾幼虫肠道微生物,扫面电镜 (SEM)观察发现本实验菌种 (T,
菌)从表层开始侵蚀聚乙烯,而同一侵蚀区域其侵蚀程度也有差异,存在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故本菌种对聚乙烯的侵蚀为表
面侵蚀。按照ASTM标准方法对实验后样 品进行的拉伸性能测试表明,经T菌处理的聚乙烯薄膜,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 ,拉
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均无明显规律,总体上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均比原样要大,与理论推测的结果不符。
关键词:印度谷螟幼虫;肠道微生物;聚乙烯;降解
由于传统塑料分子量大,表面能低,在 自然界中极 蚁能破坏聚氯乙烯和聚乙烯。海洋中的蛀船虫和钻孔蚌
难被降解 1,其大量使用诸如 “白色污染”的问题,为 能侵害聚乙烯和海底 电缆的导线包皮。陈重光[1发现黄
缓解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应政策来限制传统塑料的 粉虫能取食并消化吸收泡沫塑料,正常生长,体重增加
使用,并用可降解塑料逐步代替传统塑料,而这些所谓 而在其排泄物中未检测到聚乙烯基团。
的可降解塑料,多是在传统塑料中加入一些添加剂 。】, 本研究组发现印度谷螟幼虫有取食聚乙烯塑料的现
降解的仅仅是其中的添加剂成分,而非传统塑料本身, 象,并初步验证了螟蛾幼虫及其肠道微生物具有利用聚
只是将塑料崩解粉碎为较小分子片段,在人的视线以外 乙烯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文 以其中一种微生物
继续危害环境 1。 (T)进行实验。
为探索传统塑料的降解途径,大量学者在聚乙烯降 扫描 电镜 (SEM)观察可分析降解前后材料表面结
解这一领域做研究,也发现了一些能利用聚乙烯的微生 构变化,而拉伸性能是聚合物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扫
物,如石蜡节杆菌 (Arthrobacterparaffmeus)t,绿青链霉 描电镜观察与拉伸性能测试 I6【,是塑料降解中最常见应
菌 (Streptomycesiakyyrus)等8株链霉菌,2株真菌:鲁 用也最为广泛的两种分析评定方法,本文也将采取这两
氏毛霉 (Mucorrouxii)及黄曲霉 (Aspergillusflavus)[, 种方法评价T菌利用聚乙烯的能力。
简青霉 (Penicilfiumsimplicissimum)YKt1,紫红红球菌
一 、 材料与方法
(RhodocOCCUS rhOdOChrouS)和星状诺卡 氏菌
(Nocardiaasteroides)及枝孢菌 (Cladosporium (一)主要药品
CladOSporoides)…l,绿脓杆菌 (PSeud0monas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NaCI,蒸馏水,HC1,NaOH,
aeruginosa)D2]及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t131, KH2PO4,K2HPO4,M gSO4’7H2O,NH4NO3,FeSO4。
但 目前微生物对聚乙烯的降解效率仍极低,因此这方 7H2O,MnSO4’H2O,戊二醛,ZnSO4 7‘H2O,HgCI2,
面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无水乙醇。
较高等的生物利用聚乙烯,国际上也有过报道 。美 (二)主要器材
国加利福尼亚州一种叫 “溜锯末”(Scobiciqdeelivis)的 聚乙烯薄膜 (p=0.923g/cm,厚度0.07mnl北京
电缆钻蛀虫,在每约30in的电缆上钻了125个洞眼。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