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边远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与民族文化整合的困境及策略--以云南省俐#人幼儿教育为例.pdf
读写算 2014年 第14期 综合理论研究
《云南的响声》2009 年5 月7 日首演于云南艺术学院的 出现了一些“雷人雷雨”,观者有怀疑是否处于民间之嫌;从
实验剧场,更加强化了杨丽萍对于灵魂的探索。生命的音符 创作时间上看,《云南的响声》之前,杨丽萍还创作了《藏谜》
在《云南的响声》中跳动,杨丽萍用自己的心灵聆听世界,另 和《哈尼梯田》,编创的仓促显而易见,也许像杨丽萍本人认
类的角度发现声响,而这些声音常常被我们的耳朵忽略,应 为:云南少数民族的东西实在太多太丰富了!很多东西不能
该说,每一种响声都让人回味,能片刻把现代人从浮躁的城 在舞台上一一呈现,所以有了尽可能多的呈现所带来的缺
市生活中解脱出来,回归宁静空灵的美好世界,尽管有些零 陷。但笔者认为杨丽萍距《云南映象》之后,成了云南歌舞的
零碎碎。整场由“序?胎音”、“催生”、“太阳雨”、“公老虎母 代言人,她承载了一定的发展云南民族民间歌舞的使命,她
老虎”、“雀神怪鸟”、“最后的马帮”、“喝醉了的鼓”以及“尾 的创作必然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应该在真、纯、美的方
声”8个章节构成。具象为生命符号的神秘的藏钵、长满绿 面下功夫,减少创作的误导,回归本真,创造出更多超越《云
叶的竹子、挂在指尖的牛多锣、形似葫芦笙的帽子,乃至背景 南映象》的经典。尽管这样的超越会很难。
中像大腿一样的山脉,成为有意味的形式,成为孕育着生命 不管怎样,杨丽萍开辟了独有的民族民间歌舞发展蹊
的所指。铜钵低吟从“胎音”开场,伴着“娘奔死,儿奔生。 径,她的作品把生命赋予了艺术的深层效果,她把自然之美
人生人,吓死人……”的歌词,杨丽萍本身成为“催生”仪式 与艺术之美相结合,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艺术品格:“把姿态
中同时承载着艺术与信仰双重文化象征的符号载体,由此开 和运动、生命和形式,都真正以一种直截了当的、生动逼真的
始了鲜活生命的延续,有了生活中各样的响声:蝴蝶拍翅、水 方式再现出来。使人们通过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充实完满和
缸水罐、烟筒簸箕、鸡鸣狗叫、牛铃铛、树叶、竹子和各种民间 质的存在,更纯碎的体验这种东西。”真亦如此她的作品让艺
乐器 锣鼓笛的声响交错;有了各种生活状态下的人声:生孩 术研究者和普通人都能找到共鸣也创造了民歌歌舞走向市
子的呻吟、喝醉酒的酒令、玩场时的小调、失恋时的哭泣、高 场的奇迹。和谐的自然、男人女人的爱情、万物有灵的信仰
兴时的放歌、拜神时得颂吟。 是她作品不变的主题,它们歌颂了民间歌舞所有的美好以及
但是,《云南的响声》与《云南映象》相比,明显有创作上 云南民族民间文化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笔者只希望杨丽
的不完满,抛开原生态或衍生态的争论之说,《云南映象》更 萍对艺术的坦诚、执着和不顾一切不受污染地继续延续,成
纯粹,结构更清晰,审美角度更独特,文化积淀更浓厚,而《云 为当之无愧的艺术家,我们心目中的“舞蹈女神”!
南的响声》有些堆积拼接的痕迹,表演时间也拖沓了些,并且
边远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与民族文化整合的困境及策略
———以云南省俐 人幼儿教育为例
石林红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法系 云南 临沧 677000)
【摘要】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依赖于教育,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然而,在倡导文化整合的今天,边远少数民
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与民族文化整合却存在困境。具体表现为少数民族传承文化的意识淡薄,教学中课程与民族文化相脱节
等。导致边远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在民族文化独特性日益削弱的同时又赶不上现代文明步伐。因此对边远民族地区幼儿教
育与民族文化整合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边远民族地区 幼儿教育 困境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