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作者的观点。 3.结合写作指导,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 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 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 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 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与司马光并 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龙争虎斗,楚汉相争 项羽起兵反秦后,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鸿门宴”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十八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故地在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的农民起 义领袖,著名军事家,史上最强武将!号西楚霸王。楚亡 后,项氏一族惨遭屠杀,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 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学了没 多久便厌倦了;后梁又请人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梁 大怒!籍曰:“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 百,籍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学了 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梁只好顺着他不再管他。籍身高 八尺,力能扛鼎,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此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被人民起义的疾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表以年表形式,按年月先后的顺序,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演变。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肯定其文学价值。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先河,同时也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人物的活动,生动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表现了作者同情广大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为那些被污辱、被损害的人鸣不平的战斗热情。 作为一种历史著作,《史记》是忠实于历史事实记载的。作者在“实录”的基础上,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这是《史记》传记的主要特点,也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 一词多义是最常见的一种文言现象,因此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也是我们常遇到的问题。在此推荐常用的两种方法。 1.语法分析推断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例如: 2.语境推断法 语境可分为句子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谓内部环境是指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环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借助这些语境推断。 古今异义注意点 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居多,现代汉语以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词汇的显著差异之一。如“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指“男性的配偶”,而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其他如“地方”“指示”“前进”“祖父”“以为”等,这些现代汉语中明显的双音词(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一般却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 2.两个不相关的单音词碰巧连在了一起,但不是词组,只是形式上与现代汉语相同。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中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我的四季》同步测试3(苏教版必修1).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我的四季》同步测试4(苏教版必修1).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我的五样》教案1(苏教版必修1).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我的五样》教案2(苏教版必修1).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我的五样》教案3(苏教版必修1).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我的五样》同步测试1(苏教版必修1).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我的五样》同步测试2(苏教版必修1).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我的五样》同步测试3(苏教版必修1).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我的五样》同步测试4(苏教版必修1).doc
- 2013高中语文秋季备课系列:《我的五样》同步测试5(苏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4自主赏析3(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6赏析示例(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6素材积淀(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6推荐作品(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6自主赏析1(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6自主赏析2(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6自主赏析3(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三言”》(新人教版·选修).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长恨歌》(新人教版·选修).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刺客列传》(苏教版史记选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