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间质性肺疾病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
同济医院呼吸内科 刘先胜
许多临床医师对ILD 的概念和分类不清,
看到双肺弥漫性病变就笼统归为“肺间质纤维
化”,从而导致诊断和治疗的错误,因此有必
要对肺间质和ILD 的概念和分类作一解释。
肺间质的概念
肺实质: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结构,病理变化主
要在肺泡和支气管内,如炎症、肺水肿等。
肺间质:指肺泡上皮与血管内皮之间、终末气
道上皮以外的支持组织,包括血管及淋巴管组
织。
间质腔:相邻肺泡之间的空隙。间质腔内有毛细血管
及淋巴管分布。肺毛细血管内壁表面内皮细胞之间的
连接较疏松,毗连处有宽狭不均的空隙,血管内液体
或一些蛋白质颗粒可由此通过,进入间质腔内。
在间质腔内,部分毛细血管紧贴肺泡壁(薄层腔),
保证血液和气体有高的换气效率;部分存在一定的间
隙(厚层腔),有利于间质液贮存和血管- 间质腔-肺泡
之间液体移动的调节。在间质腔内分布的淋巴终末端,
可吸引间质腔内的水分和蛋白质,维持间质腔的储水
量,防止间质及肺泡水肿。
ILD的概念
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
部弥漫性疾病,亦称作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
ILD是以肺泡壁为主并包括肺泡周围组织及其相邻支持
结构病变的一组疾病群。
多数ILD病变不仅仅局限于肺泡间质,还可累及肺泡上
皮细胞、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细支气管,并常伴有
肺实质受累如肺泡炎、肺泡腔内蛋白渗出等改变,故
也称为DPLD。
ILD与DPLD所含的概念相同,是所有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的总称。
ILD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包括200多个病种。
ILD共同的临床、呼吸病理生理学和胸部X 线特征。
进行性劳力性气促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
低氧血症
影像学:双肺弥漫性病变
病程多缓慢进展,逐渐丧失肺泡-毛细血管功
能单位,最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
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ILD的分类
ILD的临床诊断思路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胸部X 线检
查(特别是HRCT)、BALF 、肺功能测定来进行综
合分析,必要时肺活检。。
诊断步骤包括下列三点:
首先明确是否是ILD ;
明确属于哪一类ILD ;
如何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进行鉴别诊断。
首先排除性诊断
除外以下四类疾病引起的双肺间质性改变
感染
间质性肺水肿
肿瘤沿着淋巴管转移
肺泡出血
1.明确是否为ILD
(1)临床表现
最重要的症状:进行性劳力性气促、刺激性干
咳
体格检查:双肺底吸气末期连续、高调的爆裂
音(Velcro啰音);晚期缺氧严重者可见紫绀
及杵状指(趾)。
(2)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对ILD的诊断有重要作用,HRCT更能细致地
显示肺组织和间质形态的结构变化和大体分布特点,
成为诊断ILD的重要手段之一。
影像学表现双肺弥漫性阴影,主要征象:
弥漫磨玻璃样改变(早期);
网状、网格条索状;
结节状;
多发片状或大片状
区域性囊性病变(蜂窝肺),呈多个大小不一的薄壁
囊腔(后期);
后期常伴肺容积的减少。
(3)肺功能检查
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肺活量及肺总量降低,残气
量随病情进展而减少。
换气功能往往在ILD的早期可显示弥散功能(DLco)明
显下降,伴单位肺泡气体弥散量(DLco /Va)下降。
动脉血气分析ILD的中晚期均可见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
而二氧化碳潴留罕见。
2.属于哪一类ILD
(1)详实的病史是基础:
包括环境接触史、职业史、个人史、治疗史、用药史、
家族史及基
础疾病情况。
职业和环境因素:煤工尘肺、石棉肺、矽肺、饲鸟者
肺、蘑菇工人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留学生)第二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精编版).ppt
- [教育学]师范院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ppt
- 《抗消化性溃疡药》课件(怀化医专).ppt
- 00肺部感染性疾病.ppt
- 00支气管哮喘.ppt
- 1内分泌危象--袁刚.ppt
- 2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讲座(内分泌科第二讲).ppt
- 2顽固性高血压诊断和处理2013年同济心血管高峰论坛.ppt
- 2胰岛素抵抗.ppt
- 4肥胖症的发病机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