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瘀热在里探讨阳明发黄诸证.pdf
从瘀热在里探讨阳明发黄诸证
李 澎 贾建伟△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1科,天津3∞192)
【关键词】黄痘;中医药疗法
【中圈分类号】R4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19(2013)05—0699—02
黄疸作为现代医学中肝胆系疾病的重要临床特征,寻 条文中,基本病机、症状虽不过多赘述,但往往通过列举一
找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手段迄今仍是肝胆疾病领域关注的 些具有特征性的鉴别症状,更好地揭示了某一证候的内涵
重点临床学术问题。对于黄疸,中医学具有独到见解和诊 及其鉴别。“瘀热在里”即是“省文”与“知常达变”写作特
疗思路,且临床应用每每效如桴鼓。因此,梳理分析中医 点的典型代表之一。
学术理论中有关黄疸的论治内容,对于丰富当前肝胆疾病 张仲景阳明发黄诸证条文中谓之“瘀热在里”共有2
领域诊疗思路和干预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处,即236条茵陈蒿汤条及262条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条,
黄疸之证自古就为中医所关注,早在《灵枢·论疾诊 文中明确指出“瘀热在里”导致“身必黄”。故在260条茵
尺》中即有“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 陈蒿汤条文中,未再赘述“瘀热在里”病机及“头汗出,身
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等针对黄疸症状的细 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等症状,仅补充“如
致描述。而张仲景之著述可谓将黄疸的阐释范围大为延 橘子色”及“腹微满”等黄疸的特点,华岫云日“医道在识
展,《伤寒杂病论》中所谓“诸病黄家”、“诸黄”之述即是明 证,立法,用方……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故省略前
证,其将今之急性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胆囊 文之法,增加证候特征辨识,为后世医家立法用方提供了
炎、胆石症、中毒性感染、晚期门脉性肝硬化、急性肝萎缩、 依据。后261条即为栀子柏皮汤条,极简,由于前文及262
阿狄森病及贫血等所见发黄证候皆囊括于内…,所创治黄 条已经反复论述“瘀热在里”四字,且236条及261条茵陈
诸方亦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其中,阳明发黄诸证系张仲 蒿汤条文中的症状虽然存在,但并不明显,故而仅仅强调
景治疗黄疸的重要篇幅。我们对阳明发黄诸证中“瘀热在 因瘀热停滞而“身黄发热”。但262条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里”略有感悟,现阐释如下。 条文,病机并未变化,张仲景却不厌其烦重复“瘀热在里”
l从写作特点上分析“瘀热在里” 四字。我们揣测乃因方名中麻黄二字之故。太阳病篇幅
“省文”作为古汉语常用的写作方式,张仲景《伤寒杂 占伤寒全篇近半,麻黄汤与其类方又是太阳伤寒之主方,
病论》亦不例外,以使语句精炼简洁。同时,“知常达变” 张仲景恐后世望文生义,辨证中愚尊医圣方义,以大剂解
是《伤寒论》辨证的基本特征,既言常,又言变。《伤寒论 表药治疗黄疸,但风气去,瘀热留存,故再次强调“瘀热在
杂病论》中有相当篇幅是对于非典型、疑似证候的论述,通 里”。由此可见,瘀热在里乃是自始至终贯穿阳明发黄三
过反复论证复杂病情,揭示诊治规律和方法。在众多经典 证的主要病机,对于“瘀热在里”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对阳
明发黄病证的认识和论治。
2从字词释义中揣摩。瘀热在里”
△通讯作者: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1科,天津300192
作者简介:李澎(1982一),男,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 瘀,《说文解字》谓其“积血也”,但古代“瘀”、“郁”通
治疗肝病。 用,亦有淤积停滞之意。《伤寒溯源集》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