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用药的毒性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命门用药的毒性分析.pdf

1656 陕西中医2010年第31卷第12期 ·方药纵横· 命门用药的毒性分析* 郑 君 张成博 张 昆△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 摘 要 运用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对历代主要本草著作中的命门用药的毒性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发现历代本草对这些命门用药的毒性认识并不都完全一致;并以附子为例,综述了古代 本草中记录的“驭毒”之术,为临床的命门用药提供了借鉴。 主题词 命门/中医药疗法 @命门用药的毒性 自东汉张仲景始,倡导针药并用,内外同治的医 执简驭繁的效果。其中用于内调命门的药物,笔者沿用 家,代不乏人,临床疗效也因此大为提高。良好的临床 前贤的命名习惯称之为命门用药。林氏[13等研究发现 价值也引起了现代人的广泛认同。在此漫长的历史实 古代医籍中71味中药被明确标记为命门用药。而这些 践过程中产生了诸多辨证方法和其他医学理论指导着 命门用药多是温补之品,与时下“火神派”用药极为相 临床实践,尽可能的将针与药,内调和外治完美的配 似,其中不乏有毒中药,本文试着对命门用药的毒性进 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但是由于时过境迁,摆 行分析,为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进而为 在今人面前的辨证方法和中医理论虽然很多,今人却 充实命门学说提供帮助。 很难把握其中之精髓,甚至于对这些方法和理论无所 本草著作选用历代主要的本草著作,《名医别录》、 适从,不知所措。命门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朵奇 《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汤液本草》、《本草品汇精 葩。命门学说体现了中医整体调控中心的设想,命门调 要》、《本草蒙筌》、《本草纲目》、《药鉴》、《本草新编》、 控中心的学说尽管受到某些医家的反对,但由于其本 《本草经解》、七版《中药学》、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 身的科学价值与确切的临床疗效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 药典》等12部。通过文献梳理发现附子、肉桂、硫黄、仙 接受[I],能较好地弥补其他理论的不足。郑氏通过大量 茅、牵牛子、朱砂、细辛、花椒、红铅、阿芙蓉等11味命 的临床实践认为命门即脐下肾间“动”气,也就是医者 门用药被记载过有毒,选取现在临床常用的一部分列 或患者观察到的脐部的跳动。是客观存在的,能反映病 表如下。 情,并且能很好的指导临床的外治与内调‘2≈],起到了 对表格的说明:著作中凡是没有记载的药物。在表格中均用“缺”来表示,有药物记载但无毒性表述的用“未言”来表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历代本草对这些命门用药的毒 存在着认识不清的现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分歧 性认识并不都完全一致,也可以讲对命门用药的毒性 较大的是肉桂、朱砂、细辛、花椒。笔者曾以细辛为例对 造成同一味药物的毒性认识产生分歧的原因进行了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9CB522802) 析,如若对这些认识分歧了解不清,管中窥豹势必影响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50002) 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万方数据 陕西中医2010年第31卷第12期 1657 对附子、硫黄、仙茅、牵牛子、乌头等的毒性认识则 胆相使,恶蜈蚣,与贝母、半夏、栝楼、白及、白蔹相反。 较为一致,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命门用药被直截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临证施方”,以辩证思维来处理 了当的标明了“有毒”、“大毒”。面对这些中药之“毒”, 附子与药物之间的“君臣佐使”关系,凭靠随证变方的 历代医者或表现为畏首畏尾,贻误病机,终是误事,或 智慧来驾驭附子“毒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