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气质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摘要]气质是个体出生之后就具有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人格特征,对儿童未来的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用神经解剖、电生理、脑成像、神经生化与基因分析等技术,儿童气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日新月异。除了生物学因素外,非生物学因素,如早期生活经验对儿童气质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养育者与教育者应理解并尊重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根据儿童不同的气质类型。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把握儿童气质发展的关键期,整合基因、脑、个体经验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用关爱促进儿童气质的良性发展,同时重视艺术教育对儿童气质发展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气质;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儿童;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1/02-0044-05
气质是指在情绪、活动性、注意、反应性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即日常所谓的秉性或性情。气质作为人格发展的基础,具有先天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当然,气质也并非完全不能改变。本文拟系统介绍目前国内外关于儿童气质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梳理研究启示与展望,以期利用研究成果促进儿童气质良性发展。
一.儿童气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儿童的不同气质类型,与特定的生物学基础,相关。
1.气质的神经解剖基础研究
对气质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很早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巴甫洛夫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认为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是造成个体气质差异的主要原因。个体生物学模型将气质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指向了中枢神经系统(CNS),并指出CNS中的下丘脑、脑垂体、网状激活系统是影响气质的主要脑区。有研究发现,边缘系统的主要部位(包括海马结构、扣带前回、隔区、下丘脑和杏仁核)以及它们对运动和自主目标的反射弧是与行为抑制性主要关联的脑区。
此外,周围神经系统同样在气质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Kagan在研究CNS作用的同时,发现负责情绪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副交感神经等)的不同唤醒水平,可能是产生抑制性一非抑制性行为的基础。
2.气质的电生理研究
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在脑电上表现出差异。例如,对容易型、麻烦型及缓慢型三组气质类型儿童的脑电图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a1频段,麻烦型儿童大脑左额区、左中央区、左顶区、左枕区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在a2频段,容易型儿童左额区及整个中央区、顶区、枕区、颞区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在B频段,麻烦型儿童左额区及整个中央区、顶区、枕区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
气质差异和脑电分布的偏侧化也有关联。Mark对婴儿气质的一项纵向研究发现,在4个月时表现出高反应性并在14和21个月时表现出高恐惧感的婴儿,其右侧额叶存在8-13Hza波缺失以及14-30HzB波增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高反应性儿童右侧额叶较为容易激活,随后也更容易形成对陌生人的恐惧感。Calkin等的研究也证实了脑电的这种不对称性,情感消极的儿童右额叶脑电活跃,更容易发展成抑制性儿童,而情感积极的儿童则表现为左额叶脑电活跃,容易发展成非抑制性儿童。
3.气质的脑成像研究
有关气质的脑成像研究,大多是基于Cloninger的气质维度分类进行的。Cloninger在气质一人格理论中提出了三种气质维度:新异寻求(NoveltySeeking,NS)、危害避免(Harm Avoidance,HA)与奖励依赖(Reward Dependence,RD),随后又增加了第四个维度——坚持性(Persistence,P)。研究发现:新异寻求(NS)与中央前回、海马旁回及颞叶中部的脑血流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额中回的脑血流量存在显著正相关;而颞叶皮层部分区域、扣带前回等脑区的脑血流量与危害避免(HA)存在显著负相关;右侧颞叶中部、下部、左侧眶额皮层等脑区的脑血流量与奖励依赖(RD)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tNIRI)研究也发现那些坚持性(P)水平得分较高的个体在进行情感图片判断时,其外侧眶额皮层、前额叶中部和腹侧纹状体等脑区的活动水平较高,而坚持性水平得分较低者在这些脑区的活动水平较低。
4.气质的神经生化研究
中枢神经递质主要可分为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以及肽类物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递质,可分为兴奋性氨基酸(EAAs)和抑制性氨基酸(IAAs)两类。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对机体的神经活动有很大的调节作用,其浓度与气质类型也存在一定关系。研究显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浓度,特别是抑制性一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比,与儿童气质类型有密切关系。
阿片肽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现的神经调质,共分三大类:内啡肽、脑啡肽与强啡肽。研究显示,危害避免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