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宋临安瓦肆勾栏研究
【内容摘要】民间音乐的发展成为宋代音乐发展的主要潮流,尤其是南宋时期的都城临安民间音乐得到了空前发展,而瓦肆勾栏则是民间音乐集中表演的场所。文章通过对南宋临安瓦肆勾栏的形成、结构、功能,以及数量等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从而揭示出南宋时期临安瓦肆勾栏的概貌。
【关键词】南宋 临安 瓦肆 勾栏 民间音乐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高宗赵构开始执掌政权,年号建炎,直至1279年被元灭亡,共历时152年,这段时期史称南宋。南宋从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破京城,南宋定都杭州共历时138年之久。
《都城纪胜》序曰:“圣朝祖宗开国,就都于汴,而风俗典礼,四方仰之为师。自高宗皇帝驻跸于杭,而杭山水明秀,民物康阜,视京师其过十倍矣。虽市肆与京师相俟,然中兴已百余年,列圣承,太平日久,前后经营至矣,辐辏集矣,其与中兴时又过十数倍也。”①由此可知,南宋在许多方面是对北宋的延续,尤其是在市肆的繁荣与发展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南宋临安瓦肆研究
瓦肆,又名瓦子、瓦市,是宋代城市中娱乐和商品交易的集中场所。南宋时期常称之为“瓦舍”。关于临安瓦舍的设立,《梦梁录》卷十九“瓦舍”条有其简要的记述:
“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不知起于何时。……杭城绍兴间驻跸于此,殿岩杨和王因军士多西北人,是以城内外创立瓦舍,招集妓乐,以为军卒暇日娱戏之地。今贵家子弟郎君,因此荡游,破坏尤甚于汴都也。”②
瓦舍具体起于何时,目前文献史料还没有明确记载。耐得翁在《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目中也说,“瓦者,野合易散之意也,不知起于何时。”③
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条目记载:
“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张廷叟,《孟子书》。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其余不可胜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④
由此可知,瓦肆在北宋崇宁、大观年间已经十分盛行。而南宋临安的瓦子,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规模上都超过了汴京。根据目前所知材料,宋人对临安瓦子的数量记载不一,主要有以下三种:
《梦梁录》卷十九《瓦舍》:“其杭之瓦舍,城内外合计有十七处”。
《武林旧事》卷六《瓦子勾栏》,列举了二十三个瓦子的名称和地点。
《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条目记载,城内外计有二十五个瓦子。
《咸淳临安志》卷十《疆城·瓦子》也列举了十七个瓦子的名称与所在地点。
林正秋认为:“《武林旧事》卷六《瓦子勾栏》所列举的数目较为正确,城内外共有瓦子二十三处。”⑤
笔者认为,以上几种数据对当时瓦子数量的记载可能都是正确的,不存在孰对孰错问题。常识告诉我们,瓦子是一种融各种交易、休闲、娱乐的民间场所,其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有着必然联系。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其数量则会增加,当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则会减少。根据考证,从以上宋人笔记的描述和撰写年代可以看出,《武林旧事》主要描述的是乾道、淳熙年间的事,约1165—1189年,前后约计25年;《西湖老人繁胜录》描述的事,约1195—1253年,约59年;《梦梁录》主要描述的是淳祐至咸淳之间的事,约1241—1274年,约计34年。
历史上,南宋统治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期始于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中期始于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晚期始于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根据这三个时期的划分,《武林旧事》应该属于中期,《西湖老人繁胜录》属于由盛而衰的中晚期,《梦梁录》则属于晚期。于是,可以从以上瓦子的数据:《武林旧事》的23个——《西湖老人繁胜录》的25个——《梦梁录》的17个,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由盛而衰的痕迹。而且又通过《咸淳临安志》卷十《疆城·瓦子》中列举了17个瓦子的名称与所在地点,进一步验证了《梦梁录》中十七座瓦子的真实性。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梦梁录》卷十九“瓦舍”条有这样的记载,“盐桥下蒲桥东谓之蒲桥瓦子,又名东瓦子,今废为民居;……钱湖门外南首省马院前名钱湖门瓦子,亦废为民居”。⑥可知,当时17个瓦子,实际只有15个在使用,蒲桥瓦子(东瓦)和钱湖门瓦子都废为民居,不再成为人们的贸易与娱乐的集市,可以进一步证实当时社会经济已趋萧条。
而且,通过《咸淳临安志》的“南宋京城图”,可以看到城内的5个瓦子中,东瓦(蒲桥瓦子)不在其中,其他4个瓦子如南瓦、中瓦、西瓦、北瓦都可以查见。因此,这一点再次印证了《梦梁录》的记载。
从《武林旧事》记载来看,城内瓦子主要有以下五处:即清泠桥西熙春楼下的南瓦、市南坊北三元楼前的中瓦、市西坊内三桥巷的大瓦(又名上瓦、西瓦)、众安桥南羊棚楼前的北瓦(又名下瓦)、盐桥下蒲桥东的蒲桥瓦(亦名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