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行”局长的“内行”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外行”局长的“内行”故事   2011年,邵建华就任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他是一个年轻的“老干部”,曾任镇党委书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在有些人还质疑这样一个“没有教育专业背景”且“专做看似与教育无关的事情”的局长时,他却令张家港教育“风生水起”“气象万千”。人们发现,这个教育的“局外人”,对教育的理解和洞察更加敏锐、更加深刻,他的视角广阔,思路明晰,重点突出,出奇制胜;这个行政管理的“行家”,在协调条、线、块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给教育创造了空间与机遇,给教师赢得了尊严与地位。在邵建华看来,“教育本来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自己只是“无知者无畏”,“按规律去办事而已”。于是,在“翻转行政”之后,张家港教育开始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解放:你的学校你做主   学校谁做主?是教育局,还是当地政府,抑或是校长?面对这些问题大家似乎莫衷一是。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性问题,在当下却成了尖锐的发问,凸显出“人、财、物”“权、责、利”的混乱与分裂。邵建华针对这一痼疾,开出了一剂药方,旗帜鲜明地提出“你的学校你做主”,在“松绑”与“赋权”中,让一批有思想、有追求、有个性的校长,自主办学,能够“说了算,定了干,干了成”。   ①午餐大“变脸”   上任伊始,为了真实了解师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状态,邵建华独自驾车来到张家港某知名学校。偌大的餐厅里,白色的面砖,不锈钢的餐桌、餐具,让人感觉有点“冷”。再看看餐盘里,竟然还有炸鸡腿、火腿肠、咸菜等,丝毫没有饮食本该有的“色、香、味”。而那群孩子,一个个吃得“囫囵吞枣”“漫不经心”,仿佛在完成一项“艰巨任务”似的。邵建华看得有些揪心:如果这些孩子没有了“食欲”,吃不饱,吃不好,他们上课必然会心神不宁,进而对学校望而却步;如果这些孩子缺失了“食育”,不懂饮食文化,没有营养习惯,就很难保证他们饮食的安全、营养与健康。邵建华又走访了其他几所学校,情况更不理想。他决定,抓学校食堂,刻不容缓!   怎么抓?邵建华没有“按常理出牌”,统一部署,“唱同一首歌”,而是让校长们各显神通,形成学校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一“放”,可让习惯于“等、靠、要”的校长们“懵了”。没有了“细则”“标准”,没有了“模板”“榜样”,该如何做呢?当经历了短暂的“等待期”“空白期”之后,看到几个“走出队伍”的校长开始行动,并获得欣赏与支持时,校长们知道“天要亮了”!于是,调查分析、查阅资料、沙龙研讨,忙得不亦乐乎,忙得兴高采烈。或是师生一起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各地美食生态;或是编写校本教材,介绍中国八大菜系、家乡菜谱;或是借鉴日本学校经验,让学生自主选购餐具,参与帮厨体验;或是公布每日菜谱,注重“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友情提醒家长进行营养搭配互补……孩子们再走进餐厅,惊喜地发现午餐大“变脸”了,不仅颜色鲜艳、种类丰富,而且搭配和谐、营养均衡,吃起来真是有滋有味。   从简单的一顿午餐,发展到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营养科学、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的“食育”,改变的不仅是育人的观念,尊重每一个生命,敬畏成长的规律,以“大教育”的视角,将“食育”作为德育、智育及体育的基础;同时改变的还有校长的思想与行走方式,开始自觉地“仰望星空”,寻找更远的地平线,追求教育的科学之美。于是,学校出现了校医、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出现了可调节桌椅、高效膜控荧光灯……   ②考核大“瘦身”   初涉教育管理领域,邵建华觉得有些“别扭”。这里,特别“喧闹”,政府许多平行部门“关照”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挥”学校,社会、媒体、家长“评论”教学;这里的人,特别“忙碌”:局机关人员忙着制订各种考核细则,发布各种会议通知,统计各种考评数据;校长忙着准备各种资料应付检查,参加接二连三的大会小会,接待来自各个部门的大小官员;教师忙着抄写各种备课听课笔记,批改一堆一堆课堂家庭作业,制作各种新授课研讨课比武课课件;学生忙着完成各门功课的练习作业,参加林林总总的大小活动,接受家长老师班主任的训话。整个教育,仿佛成了一个“生产车间”,一座“围城”,在“内外交困”中,在“繁文缛节”中,师生们纵然有理想、有追求,也只是“困笼之兽”而已。邵建华召开几次座谈会,大家急切呼吁“让学校安静下来”,“给校长自主办学的空间”。他决定,给学校“减负”,时不我待!   怎么减?减什么?邵建华没有“拍脑袋决策”,凭个人想象,“御笔一挥定乾坤”,而是聆听基层声音,协调兄弟部门,争取上级支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张家港市教育局“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机关效能”活动实施方案》,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启动无纸化办公系统,内容相近、时间相近、与会人员类同的会议尽量合并召开,每周一至周四为“无会议日”,非上级统一部署或未经批准,不得安排会议;出台《教育系统各类工作考核、评估项目》,较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