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视角下藏族工布响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pdfVIP

博弈论视角下藏族工布响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弈论视角下藏族工布响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pdf

第29卷 第3期 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01.29No.3 2014年9月 JO15RNALOFTIBETUNIVERSITY Sep.2014 博弈论视角下藏族工布响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王兴怀① 杨建军② ①西藏民族学院体育学院 陕西成阳 712082 ②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上海 200241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博弈论的视角对藏族工布响箭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和传承主体之间的博弈及其保护现状进行分析,为更好地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思路。结果显 示,工布响箭文化在林芝地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保护,但随着西藏社会的变迁,工 布响箭文化遗产的传统器材逐步被现代新型合成材料所替代;生计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改变使工布响箭文 化遗产生存的土壤不复存在,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后备人才的匮乏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保护主 体和传承主体均对工布响箭文化遗产进行积极的传承保护是此博弈的最严格优策略均衡解。文章提出 保护主体和传承主体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资源作为中介,使学校成为工布响箭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 的主阵地,使学校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工布响箭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弈;策略;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38 2014 03—135-06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 全球化趋势增强、经济和社会急剧变迁、西藏实施 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也是全人类文明 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面 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 临土崩瓦解的形势,藏族工布响箭文化的发展也受 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 到很大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我 国 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 的实施为藏族工布响箭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带来新 棒 生和创造 陛,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 的机遇,“工布毕秀 即响箭的箭头,也指响箭 制作 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 技艺”、“工布箭舞”和 “工布毕秀竞赛”等三项内容 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n。在 被西藏 自治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工 收稿 日期:2014—04-25 基金项 目:2012年度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 目“藏族传统体育在西藏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与政策建议” 项 目号:12BTY001 ,2013年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传承研 究与数字化保护” 项 目号: 13ZD141 ,2013年度西藏民族学院青年学人培育项 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西藏体育的传承发展研究” 项 目号:13my— QP04 阶段性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王兴怀,男,汉族,甘肃民勤人,西藏民族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rN为民族传统体育。 一 】35 — 王兴怀,杨建军:博弈论视角下藏族工布响箭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布响箭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 分。随着现代工具的革新,毕秀的制作工艺在不断 图从博弈论的视角入手,针对工布响箭的保护主体 改进,毕秀的形状和着色等都有较大幅度的改观, 和传承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响箭文化遗产保 犹如一件艺术品。工布箭舞是响箭文化的组成部 护的博弈策略,为更好地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包括箭舞和箭歌。箭舞动作多来源于射箭、打 提供思路。 猎等生产、生活动作,特点是张弛有度,脚下踏顿感 很强,节奏鲜明,上身动作犹如刀斧劈物 “喀嚓”有 一 、 藏族工布响箭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和传承主体 力,模拟狩猎动作突出。最典型的是蹲步和射箭 步,似张弓瞄准猎物之式。男子动作洒脱利落,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是指负有保护责 武彪悍,女子长袖善舞,娴娜多姿,独树一帜。箭歌 任、从事保护工作的国际组织、各级政府相关机构、 是狩猎者的英雄战歌,歌曲简洁明快,歌词纯朴, 团体和社会有关部门及个人 。在西藏,非物质文 曲调委婉动听,旋律清新流畅,工布风格浓郁,结构 化遗产的保护主体主要是在西藏 自治区非物质文 完整,节奏一般为中板,演唱方法突出使用 “振谷” 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文化部 唱法,流露出勇敢强悍的民族豪情。藏族著名歌唱 门牵头组织实施,由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 门主管, 家才旦卓玛的代表作 《北京的金山上》的曲调就来 各有关部门 包括财政、教育、民宗委、新闻出版、广 源于古老的工布箭歌 《吉祥之 日》。工布响箭竞赛 播电视、互联网等部门 积极配合

文档评论(0)

6f4f6f4d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