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的论文新进展.pdfVIP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的论文新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新进展l 2 侯光才L 王永和2’5 张茂省2 陶正平2 尹立河2 王晓勇2 王 冬2 李瑛2 (1.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长春130026I2.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8)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十五期间部署的重大地质调查项目,经过1999—2005年 的勘查研究,在全盆地地质结构及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周边岩溶地下水形成演化,白垩系地下水形成与赋存条件、 地下水循环机理与地下水系统划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 总结。 关键词:大型盆地 地下水 勘查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区,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面 积约27万km。,是一个由古生界一新生界不同岩类构成的大型构造沉积盆地…,也是世界上大型地下 水盆地之一“1。。盆地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油、岩盐等矿产资源,是我国正在建设的重 要能源基地”’。由于地处我国干旱一半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 水资源缺乏成为能源基地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m1。分布在盆地周边的岩溶水、中西 部地区的白垩系地下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相对比较丰富,是当地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基地建设 的主要供水水源…。为了勘查评价盆地内地下水资源前景,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陕、甘、宁、蒙、 晋五省(区)地调院、国内5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和两个国际机构共同开展了“鄂尔多斯盆 地地下水勘查”工作。经过勘查研究和多学科联合攻关,在全盆地地质结构及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 周边岩溶地下水形成演化,白垩系地下水的形成下赋存条件以及地下水循环机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性进展,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 1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结构及三维地质模型 1.1盆地地质结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主体是一个由中生界一古生界不同岩类构成的大型向斜式沉积盆地,南北长约 620km,东西宽约400 km哺。。向斜轴部偏西且不对称,东翼为西倾的单斜构造,倾角1—2。,构成 盆地的主体,西翼由数条近南北向延伸的逆冲断裂带组成,构成南北走向断续分布的山脉。盆地 南缘为渭北隆起,该隆起北部为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南部则以断块形式向汾渭裂谷呈阶梯状陷 落;盆地北部为伊盟隆起,该区自古生代以来处2于隆起状态,缺失下古生界,在隆起东北部变质 岩基底出露地表,并以断裂和河套断陷盆地相接。鄂尔多斯盆地的基底主体为前寒武系结晶变质 岩,盆地内依次沉积了总厚度达5000余米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上古生界一中生界碎屑岩和中新 生界各种成因的地层。 1.2盆地三维地质模型 为能直观地表达全盆地的地质三维结构和对地质体的三维空间查询,利用已有的l:25万地形 基金项目:中国国土资源大调查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计划项目(1212010331302), IAEA技术合作项目:同位 素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管理中的用(CRP/8/012-017)。 作者简介:侯光才(1958一),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水文地质研究工作。 E-mial:xahguangcai@cgs.gov.cnl 49 空间数据,运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建立了全盆地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和白垩系砂体模型,建立了 基于ArcGIS的模型信息管理、信息查询和信息交换的空间信息数据库系统,实现了空间信息可视化 平台的互访m’。 1.2.1全盆地地质结构数字模型 直观地表达了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三叠系一侏罗系,白垩系宜君组一洛河组、环河组、罗汉洞 组一泾川组,古近一新近系,第四系(洪积层、湖积层、冲积层和风积层)等15个地质体及其顶、底 界面的三维空间形态,对边界断裂的产状及空间形态进行了刻画与三维再现。对所表达的地质体及 其界面和边界断裂的面积、体积、任意点地理坐标、高程和各种属性可进行三维查询与瞬时更新‘…。 对模型可作任意方向的剖面切割分析和任意三维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