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五脏生痰对咽喉的影响.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口疮的病因与先天和后天均有关系,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嗜食煎炒酸辣等食物,酿成内 热,胎儿受之内蕴心脾,出生后蕴热循经上行,熏灼口舌,后天因小儿饮食不节,嗜食油腻厚味, 贪吃零食,过饮甘汁,致以食积蕴热,脾胃运化升降失司,纳运无权,火热上炎,致使口舌生疮 不已。《诸病源候论·口疮候》日:“小儿口疮,由血气盛,兼将养过温,必有寒热,熏上焦,令 口生疮也。”因此本病的发生是由胎毒和心脾积热上蒸于口,致以口腔局部受邪而发。 小儿口疮的治疗,主要是清泄阳明气分邪热和清泻心经之火,余常用白虎汤和导赤散加减, 配伍消积导滞之品,较能得心应手。小儿口疮伴发热者,加山栀,黄芩,双花,连芩,舌苔厚腻 者加炙鸡金,焦山查,焦六曲,小便黄赤者加滑石,通草,瞿麦,便秘或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玄 明粉。 ;治疗口疮应内服药与吹喉药并用,吹喉药用养阴生肌散(本院制剂)涂患处,一日可用3—4 次。如婴幼儿口疮,用纸卷蘸黄豆大小的药粉放在患儿舌上即可,千万不可用吸管将药末吹入口 中,以免呛伤咽喉及肺部。 小儿口疮辨证治疗时,只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把握病机,往往收效明显,然小儿稚阴稚 阳之体,脏腑娇嫩,形体未充,治疗时对于大苦大寒,攻伐峻烈之药应慎重使用,以攻邪不伤正 为原则,如苦寒之品必须用时,亦须中病即止。 略论五脏生痰对咽喉的影响 河南省淮阳县红十字医院王学让王丽 古有“痰生百病”,“百病兼痰”痰之为患,无处不及,喉咽关嗌,尤易受累。痰之形成,缘 于脏腑,五脏失调,皆可生痰,作祟反喉令发诸疴。故喉科多种病症,治取和脏法,调和脏腑, 祛除痰邪,清利咽喉,每收殊功。现略论如下,以陈管见。 肺燥生痰客喉润肺化痰喉清 喉属肺系,肺主声。肺气宣扬,咽利音扬。若外感内伤,邪热犯肺,伤津耗液,或素体阴虚, 火热内生,蒸烁肺津,炼液成痰,郁遏咽喉,每发喉痹喉音等;症见咽干喉痒,或烁热微痛,堵 塞不适,常作“吭、喀”动作以清痰。咽部敏感,张口、压舌时易恶心,或声音嘶哑,讲话费力, 不耐多言。伴见干咳无痰,或吐少量粘稠黄痰,口干鼻燥等;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检查咽 部粘膜干燥,色红或暗红,喉底颗粒增生,常有粘痰附着。声嘶者见声带微红,边缘欠整,闭合 不良。治则取润肺化痰利咽之法;方用青梅利咽丸(自拟方:青果乌梅沙参麦冬贝母花粉玄 参桔梗甘草)加减;以滋阴养液,润肺化痰,利咽开音。 例一:耿xx,男,36岁,干部,患慢性咽炎二年余,咽干微痛,自觉有物粘附咽部,堵塞不 适,’午后较著。时干咳,用力方可咯出少许粘痰。诊见咽部粘膜暗红干燥,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舌质红边有瘀点,脉细数。证属肺阴亏虚,生痰遏咽;法拟养阴润肺,化痰利咽;方与青梅利咽 丸加减治之。药进12剂,滓生燥痰化,咽清诸症除。 心火生痰烁喉清心化痰喉安 咽喉为经脉循行交会之处,手少阴心经,挟食道上循咽喉。经云:“一阴一阳结,为之喉痹。” 《寿世保元》亦谓:“十二经中,言嗌干嗌痛,喉肿颌肿,舌本强,皆君火为之也。”若七情内伤, 349 五志化火,或热病损阴,而致心火亢盛,火性炎上,熏灼咽喉,烁炼津血为痰,阻于咽喉,每发 喉痹喉痈等。症见咽喉红肿热痛,甚则聚而成痈,吞咽困难;或口舌糜烂等。伴见心烦身热,渴 喜冷饮,咯吐黄痰,甚则痰热壅盛。舌质红,脉滑数。检查咽部粘膜色红肿胀,喉关或喉底有痈 肿高突,或有溃烂点。治则取清心化痰利咽之法;方用黄连竹沥饮(自拟方:黄连麦冬竹沥浙 贝母僵蚕射干花粉蚤休赤芍大黄甘草)加减:以清心降火,化痰利n因。 例二:朱xx,男,24岁,农民。咽痛十余日。心烦口渴,咯吐黄粘痰,小便短赤,经用抗生 素治疗效不显而求服中药。诊见咽部充血,粘膜肿胀,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证属心火上炎, 生痰客咽;法拟清心化痰,降火利咽;方赐黄连竹沥饮加减。药进四剂,火降痰热祛,肿消咽痛 瘥。 肝郁生痰结喉,疏肝化痰喉舒。 经有“咽为肝之使”之论。足厥阴肝经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与胆经之脉会于咽, 其经气上与咽喉。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逆上,壅滞咽喉,津随气行,气滞则 津液积聚而为痰。正如赵献可所说:“七情内伤,郁而生痰”。肝郁生痰,结于咽喉,每发喉痹梅 核气等。症见咽中哽哽不利,如物堵塞,咯吐不利,咽之不下,时轻时重,随情志变化而变。伴 见忧郁不乐,胸脘满闷,或胁肋胀痛;妇女常致月事不调,经前乳房胀痛;或见头晕目眩,嗳气 纳差等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