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附2100例报告).pdfVIP

内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附2100例报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国匡蛭竣金煎经处毯匿垣筮盒=筮盔届全国岱叁太金途塞延绫 内镜上的血迹冲洗掉,保持镜头清洁,但成本太高。我们在神经内镜下切除听神经瘤时,将侧脑室一腹 腔分流管捆绑在神经内镜上,如果血迹玷污镜头,导致视野模糊,按压分流泵,脉冲液体就可将镜头冲 洗干净,不仅冲洗效果满意,而且成本很低。显微手术是精准的操作,一般不会发生大出血,尤其是在 神经内镜下手术,由于视野开阔且局部放大,只有微量出血,镜头沾染少许血迹,很容易冲洗掉,偶尔出 血多,积血淹没镜头,可退出镜头,以盐水棉片擦拭干净,这一短暂的耽搁对手术操作影响不大。 4.意义:如果只能对颅腔内囊液性病灶进行手术,对于病源有限的地州和县级医院来说,维护价值 50—60万人民币的神经内镜系统,负担未免太重了。其实,神经内镜的手术适应证不只局限于颅腔内 囊液性病变,而是包括颅腔内所有性质的病变,包括肿瘤、动脉瘤等非囊液性病变。这种看法逐渐被广 大神经外科医师认同,但上述3种困难使得经济实力有限的医院一时不能开展颅腔内肿瘤或其它实质 性病变的神经内镜手术。我们的成功经验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腔内非囊液性病变提供了借鉴。其 意义在于,既然可以低成本、轻易解决神经内镜下切除听神经瘤的难题,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其它颅腔 内实质性病变的难题也可以低成本和轻松地解决。 内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附2100例报告) 李光华 梁继峰王安富 门学忠 张英 我院自1995年始开展此项手术,1998年始将内镜技术应用于临床,现回顾2100例手术患者,研究 手术效果及有关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73例,第Ⅱ、Ⅲ支痛者826例,第1、Ⅱ、Ⅲ支痛者299例。其中合并高血压病582例,合并糖尿病 166例。所有患者均曾先后采用过口服卡马西平、中药、射频、封闭、针灸、-y一刀、埋线、撕脱等不同方法 久治不愈者。 2.手术方法:全身麻醉。病人仰卧头侧位,患侧在上,抬高上身约200。取耳后横切口或纵切口约 5cm,采用乙状窦后人路,骨窗约2cm×2em,“上”形切开硬脑膜,脑棉保护小脑,缓慢放出部分脑脊液, 待小脑下陷后在内镜下探查小脑桥脑角。首先探查岩静脉,观察其分支、走行及怒张情况,对阻挡视 线、影响操作及怒张明显有破裂危险者,用双极电凝电凝后剪断。辨认脑神经V、Ⅶ、Ⅷ,充分松解三叉 神经根周围蛛网膜,探清责任血管,尤其注意桥脑表面及桥小脑间隙隐匿血管,游离三叉神经和责任血 管,用适当大小Teflon垫隔离减压。责任血管为静脉者可电凝剪断。未发现责任血管及责任血管无法 充分减压者,对三叉神经感觉根适当梳理。适量灌注温生理盐水补充脑脊液,严密缝合硬脑膜及头皮 各层,完成手术。 作者单位:250013济南,山东济南头颈外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山东省威海光华医院头颈外科 ·680· 主国匿垣迹金控经窆E整匡垣盆金==星盔届全国岱麦盔金淦塞堑缠 结 果 1.疗效按疼痛分级为5级:I级:完全无痛;Ⅱ级:偶尔疼痛,不需服药;liI级:有时疼痛,服药可控; Ⅳ级:疼痛,药物疗效欠佳;V级:剧烈疼痛,(完全无缓解)。2100例患者中,I级2078例,占98.9%; 诊时间O.5—10年,仅有15例术后复发,其中5例接受再次手术而治愈,二次术中发现涤纶布滑脱移位 3例,1例涤纶布吸收血管复位,1例遗漏责任血管(小脑前下动脉)。 脑前下动脉152例,占7.4%;小脑上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共同压迫198例,占9.5%;基底动脉117例, 占5.6%;分支动脉及静脉压迫183例,占8.8%;另有24例患者未发现责任血管,占1.1%。 3.岩静脉的处理:术中发现岩静脉为单干单支312例,单干双支843例,单干三支510例;双干双 支217例;双干三支121例;双干四支94例;未发现岩静脉3例。因阻挡视线,影响操作而电凝剪断 1506例,有3例在处理过程中破裂出血,经用耳脑胶封堵而止。 4.术后并发症:术后出现小脑部分梗塞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迟发性幕上硬膜下血肿1例, 暂时性面神经麻痹6例,复视7例,脑脊液鼻漏8例,气颅3例,均积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而愈。 讨 论 1.内镜下手术要点:内镜外科技术已广泛拓展到耳鼻喉头颈外科的许多领域,是l临床医学的重大 进步,成为微侵袭手术的代表。由于小脑桥脑角区域位置相对深在,结构复杂,常规手术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