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经络研究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63
热证贵灸
蔡圣朝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安徽合肥230061)
l热证贵灸,以灸治疫
1.1热证贵灸的理论依据热证可灸与禁灸,自金元以至近代,争论已千有余年,但始终
以禁灸占上风。中医的学说思想既总是以经典和古人的见解为典范,则热证是否禁灸也应以
经典为依据。通观《内经》全书,并无发热不能用灸的条文与字样,而且在《素问·骨空论》
中还有热病二十九灸之说。当然并不能单单根据这一点就可以认为这是热病可以用灸的唯一
依据,还应从根本上即从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临『未实践IlI找剑证I仆j,彳‘ZlJ匕,I‘,fj-允分耶ill‘j事实根
据。
在《素问·至真要人论》l{1所列举的II:,反,逆,从的汀},,原|J!IJ,IlL京圮指…以热汀f热,
以寒治寒,足I}1医临床的人沼:。所i{jIII”II:汀『’’’址汀}您以热。汀f热以您,乃址iI一}1“l舰的
治法。“反治”足以寒治您,以热治热,足11l对J:II:汀ⅢJ}范f门。“逆”,ILLL。.¨午川埘之意,。帔以
热治寒,以寒治热的JI:治法,IIJj,IlLl“逆汀}”。“从”址顺从。j随从之患,·收以热}f7热。以寒}f}
寒的反治法,也叫“从治”。彳If“反治”‘j“反似一必;Ij!分消.·IJ殳亿沦tlI疋心j}彳…晚:“您^‘
热之,热者寒之,微行逆之,}C打从之。”意为以热汀7您,以。J毫}f7热.返干l|III:汀}。j逆}亿JI
是指一般情况晡i’i,而订:t俩米i兑,就心该“球…您川,热…热川”Inj“反{/Ij以墩之。”Jlj
7
世诸家解释大意均指为“寒之微小行,悠·叮肌热,热办t,1『以雌您。放I—r逆jeC以折之。??人
大寒大热,则为必违性者争雄,与异7e卉卡|I格。声/1i㈦小村I应,气小川/fi村{合。反佐之法以
同病之气而取之也。即以热治寒,可佐之以寒,以寒治热,亦可佐之以热。”目前还有不少
人认为“从治”是属于汤液方面的反佐法,热症用灸不是属于“从治”的范围。这是对”反
治”与”反佐”的关系未曾认清所形成的片面误解。
再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郁为病的治则,也是热症用灸的主要准则和依据。五郁
为病即五脏之气不得宣通也。治则是:“木郁达之”。如肝气郁滞,则宣舒肝而助其条达;“火
郁发之”,心火郁遏,则宜助其发散升扬;“土郁夺之”,中土壅塞,则宜夺门开关,助其通
利;“金郁泄之”,肺失清肃,则宜疏泄宣通;“水郁折之”,肾水停滞,则宜下通水道。(《广
韵·训诂》):“折,下也“。)这种因势利导,不失时机,乃是掌握与支配客观事物的普遍规
律,热症用灸,也是“火郁发之”的具体应用。张景岳在《类经》中对此作注说:“因其势
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灸法正是可以使血管扩张,
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散热退热与祛邪外出的目的。
1.2热症禁灸的错误根源
1.2.1是金元学派所造成的影响:金元四大家中,特别是张从正反对热症用灸最为突出。在
《儒门事亲》一书中,对针法则重视出血,古人认为热病出血谓之红汗,可收热随血出之效。
这是和其汗法思想分不开的。而对于灸法.则是深恶痛绝。如痿症治法日:“风寒湿痹,犹
可蒸汤灸燔,时或一效。惟痿者用之转甚……若痿作寒治,是不刃而杀之也。”又伤寒三禁,
以当汗之时,火坑,重被,热粥,燔针为二禁。目疾头风治法日:“世俗云,热汤沃眼十日
164 针炙经络研宪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亲
明,此言谬之久矣,火方乘目,更以热汤沃之,两热相搏,是犹投贼以刃也。”又反复说:
“热症用灸是两热相搏,以热投热,毋乃太过。”又说:“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燔针火针,
是何义也。“燔灸中脘。脐下、关元、气海、背俞、三里等,燔灸千百壮者,全无一效,使
病者反受其殃,岂不痛哉!”张氏反对热症用灸,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但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疾病多用寒凉药,提出辛凉
解表与泻热养阴的治疗法则,故世称寒凉派。对热症不能灸,自然不言而喻。
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多以滋阴降火为法,世称养阴派。这当然也与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