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际法课件 教学课件 作者 周洪钧 第十二章 国际法的新领域和新发展.ppt

国际法课件 教学课件 作者 周洪钧 第十二章 国际法的新领域和新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国际法的 新领域和新发展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 第三节 国际发展法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损害责任 第一节 国际人权法 一、国际人权法的概念 (一)人权的概念 1. 人权,简言之,是指一个人作为人经法律确认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2. 人权不仅是指个人的基本权利,而且包括由个人组成的集体——民族和国家的基本权利。 3. 作为一个特殊的理论体系和法律概念,人权是伴随着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而产生的。 (二)国际人权法(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可简称“人权法”,是指国际社会各成员保证和促进基本人权和自由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三)国际人权公约包括三个层次: 1.《国际人权宪章》。 2. 其他专门性人权公约,约有30多个,涉及防止歧视、惩治战争罪行和危害人类罪行、废除奴隶制度和强迫劳动、国籍和难民、保护妇女和儿童、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等许多大的方面。 3. 区域性人权公约。 (四)人权的国际保护必须有三个前提条件: 1. 要有明确、国际社会公认的人权保护的国际法准则或是已经生效的有关国际条约。 2. 存在着被整个国际社会认定的国际性侵犯人权的行为。 3. 要由主权国家明示同意承担保护有关人权的国际义务。 二、国际人权法律文书体系 (一)国际人权宪章 1.《世界人权宣言》。 2.《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3.《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二)区域性人权文件 1.《欧洲人权公约》。 2.《欧洲社会宪章》。 3.《赫尔辛基宣言》。 4.《美洲人权公约》。 5.《非洲人权和人民权利宪章》。 6.《曼谷宣言》。 三、中国与国际人权法 (一)在人权问题上,我国一贯尊重联合国宪章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宗旨,支持联合国为维护普遍人权所做的努力,并积极参加联合国为维护普遍人权所做的努力以及联合国人权领域的活动。 (二)我国在联合国系统人权法律文书的草拟、制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同广大国际社会成员一道,为实施国际人权法律文书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 坚持人权概念的完整性。 2. 制止大规模侵犯人权的行为。 3. 反对任何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 4. 促进和加强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 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断改善人权状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绩。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 一、国际环境法的概念 (一)国际环境法是在现代国际法发展的基础上,依据国际环境保护的特殊性和迫切性,而逐渐形成为一个国际法崭新的部门法。 (二)国际环境法呈现出两个特点: 1. 内容不断充实,主要原则体系得以确立。 2. 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环境立法,使国际环境法的适用更具普遍性。 (三)国际环境法(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Law)是调整在保护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法律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二、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际环境法的主要原则包括两个层次: 1. 现代国际法的各项基本原则。 2. 依据国际环境保护的特殊性提出并加以发展的若干新原则。 (二)第二层次的国际环境法主要原则有: 1. 国家环境主权原则。 2. 共享共管全球资源原则。 3. 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原则。 4. 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特殊情况和兼顾各国利益的原则。 三、国际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 (一)海洋环境保护 1. 防止陆源污染(Pollution from LandBased Sources)。 2. 防止船舶污染。 船舶污染是指在海上航行和进行运输的船舶故意或由于疏忽而直接向海洋排放油类或其他有害物质造成的污染。 3. 防止海洋倾废。 4. 防止海底开发造成的污染。 (二)国际水道保护 1. 广义上的国际水道包括海洋和多国河流、界河、界湖。狭义上的国际水道仅指多国河流、界河和界湖,即是其组成部分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河流、湖泊、运河等水道。 2. 对国际水道的法律保护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2)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 (3)20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正是全球环境意识普遍提高,国际水道的环保立法获得长足进步之时。在这一阶段里,国际社会缔结了多项重要的有关条约,例如《保护莱茵河不受化学污染的公约》等,出现了全球性国际水道防污立法的态势。 (三)空间环境保护 1. 防止大气污染。 所谓大气污染即是空气层污染,它一般是指,由于某些有害物质的介入,大气成分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后果的环境质量恶化现象。控制大气污染,一靠国内立法,二靠国际合作。 2. 保护臭氧层。 3. 保护气候系统。 (1)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2)1997年《京都议定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