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刻辞与中国石刻文献的始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籍整理研究舆中圜古典文献翠科建彀圜隙孕衔研封舍谕文集 灵石刻辞与中国石刻文献的始源 刘心明 中国的石刻文献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其数量可谓浩如烟海,仅就现存者来说,最保守 的估计也应在5万种以上,其中蕴藏着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历史、艺术、科 技等众多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与出土的简牍文献、传世的纸本文献一样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探 讨石刻文献的始源问题,具有正本清源、溯流观变的意义。 对于石刻文献始源的探讨,过去人们主要是从器物刻辞、摩崖刻辞、墓葬刻辞三个方面进行 研究。其中,器物刻辞事简易晓,无须费辞详论,研究论著不多。摩崖刻辞与墓葬刻辞两方面的 研究相对比较充分,有关的结论大都具有普遍性,对于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颇具启发性与指导意 义。总之,在石刻文献始源的研究工作中,学者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不过。在战国秦汉时期,有些石刻文献,如《石鼓文》圆、秦始皇刻石文等,既非器物刻辞, 也非摩崖刻辞,也不是墓葬刻辞,虽说内容各不相同,但其形制却存在基本的一致性,对于这些 石刻文献的属性,极少有人将其联系起来作综合的研究。近年来,笔者借助历史考古学与文化人 类学的新成果,对上述石刻文献作了一番新的考察,认为这些石刻文献应该属于同一类文化遗物, 它们应该是远古时代灵石崇拜的孑遗之物,因此可以将其命名为“灵石刻辞”。在这篇短文中, 笔者准备简单地谈谈中国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以及由此衍生的灵石刻石及其演变情况。由于笔者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成熟,文中思虑不密甚至立论谬误之处恐怕难免,希望能够得到教正。 中国的灵石崇拜 所谓灵石崇拜就是对着(有灵性的)石头膜拜,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万物有灵的观念是原始 宗教的信仰基础之一。在原始社会阶段,石头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日用物品、狩 猎工具、作战武器都是石头制作的,因此,在青铜器和铁器发明以前,石头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 角色,被视为神圣而有灵性的东西,受到原始人的崇拜。人类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灵石崇拜的现 象曾经在世界各原始民族中普遍存在。根据世界上具有典型意义的灵石崇拜的文化遗存的大小、 形制以及建筑方式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3类:l、立石。立石是单独竖立的整块巨石,通常无 雕琢加工。2、列石。列石是集合许多石块排成一列或数列,有时则用天然巨石构筑成环状的祭 台建筑群。3、石棚。石棚是将几块巨石竖立在地上,上面横盖一块大石板,石壁上有时还刻有 螺旋、圆圈等花纹以及人物之类的图著r。 在中国的原始人群中,与祭天地、祭山川、祭祖宗、祈生育、避邪祟、厌灾殃等活动都有渊 刘心明(1964一),山东淄博人,山大文史哲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副教授。 ①本文所说的“石刻文献”专指石刻文字、图象的原物及其拓片、抄件等一次文献,不包括石刻文献的释读、 考证、综论等方面的研究性著作。研究性著作可称之为“石刻研究文献”,属于二次文献。根据考古发现,目 前已知中国最早的石刻文献是殷商时期的小臣系石簋耳部刻辞。 ②马衡先生以为“石鼓”的称呼并不准确,应正名为“刻石”或“碣”(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M】●匕京:中华书 局,1977.165.).本文为了行文的方便,仍旧使用旧名。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M】。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p358-359. 169 古籍整理研究舆中园古典文献孕科建彀园傺孕衍研封舍输文集 源关系的灵石崇拜也是普遍存在的。关于中国灵石崇拜的人类学材料及其论析,可参考仲高、萧 兵等人的文章Ⅲ。 在各类传世的纸本文献中,有不少记载尚可从中探寻到灵石崇拜的信息。由于灵石崇拜往往 与不同的神明崇拜发生关联,我们可以将古代文献中的这些信息大致上分作三类: 1.地祗类灵石崇拜 《周礼·春官宗伯·小宗伯》中说:“若大师,则帅有司而立军社,奉主车。”郑玄注日: “社之主,盖用石为之。”圆《吕氏春秋》也说:“殷人社用石。”中国古代以“社”为土地之神, 是先民心目中最重要的神祗之一,作为社神表象的“社主”以石为之,说明石头乃是地祗的象征。 2.宗主类灵石崇拜 《说文解字·示部》: “柘,宗庙主也。周礼有郊宗石室;一日大夫以石为主。”四“室, 宗庙室柘。”∞宗庙之主象征着祖先的神灵,也以石制成,说明石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