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双语教学初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套菇锘. 论治最为精辟,他认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 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 等物”。明确提出了邪在卫、在气、入营、入血的治则治法。 2.3.2如热盛宜清热解毒,药取苦寒若热势较盛,治疗应遵循《内经》“热淫于 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唐代孙思邈提出“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酢之物。故多用 苦参、青葙、艾、栀子、葶苈、苦酒、乌梅之属,是其要也。夫热盛非苦酢之物不解 也。指出清热解毒多选味苦之药。清代薛生白治疗由湿热所引起的发斑时提出“湿 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热邪充斥表里三焦,宜大剂犀角、羚羊角、 生地、玄参、银花露、紫草……等味”,用药多选寒凉之品。 2.3.3祛邪的同时注重保阴存津温病发热的高低久暂,直接影响阴液耗伤的轻 重,故应及时祛邪为要,但要时刻顾护津液。 吴鞠通治疗温病过程中“渴甚者,加 花粉;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 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冬之甘寒合化阴气。”此论很好体现了祛邪与护阴的结合。另《温 疫论·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论日:“凡有阴枯血燥者,宜清燥养阴汤。也强调了清 燥养阴、保存阴津的重要性。 3.讨论 由于川崎病是上世纪中页才被认识到的疾病,因此古代医籍中无川崎病之病名, 但是对其相关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的症候记载却不少见。而川崎病归属于温病 的范畴,古代文献中相关的治法、方药更是论述详备。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川崎病的认识,更好地进行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汪受传主编.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53—357. [2]杜军保.进一步提高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诊疗水平[J].中华儿科杂 志.2006,44(5):32卜323. 中医儿科双语教学初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王俊宏10070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医药越来越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学习 天会戈菇 中医已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中国学习中医,领略中国医学宝藏 的博大精深。笔者2007年有幸独立承担了伊朗博士班的中医儿科双语课程,在 授课过程摸索了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以及探索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下 面简单地谈谈双语教学的体会和收获。 一、授课对象不同,教学定位不同 英语双语教学的授课对象是外籍人士,母语是英语或官方语言是英语,授课 教师母语不是英语,这就对教师的英语交流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由于中 医学的特殊性,中医的特殊名词要有特殊的表达方式,不一定是直接翻译而是“意 译。对于伊朗博士班的学员,他们母语也不是英语,而且许多是本国医学院毕 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时间又来学习中医的,对中医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 中医特殊疾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而教学定位以中医特色突出的疾病为纲,按 系统介绍,不必面面俱到。介绍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关键是辨证论治,辨证论 治以病例为导入,结合形象生动的病例,揭示疾病的辨证施治规律、用药特点。 二、不拘泥教材,重点讲解,明确中医疾病的概念 中医儿科双语教材没有特定的教材,这也增加了授课的灵活性。教师备课时 主要参考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的《中医临床各科》,其中涵盖了中医儿科学内容。 课堂教学形式采用互动式,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举手提问,老师也可随时提问考 查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学生手中的中医书对某些概念翻译不准确,导致学生 产生歧义。比如小儿生理特点提出的“纯阳”,英语翻译成“pureyang’就没有正 确表达纯阳是指小儿元阴元阳未曾耗散,而不是“有阳无阴’’。要把中医的阴阳 理论、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想贯穿在中医儿科疾病的学习中。 三、临床带教突出中医四诊,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儿科的知识融 会贯通,分析典型病例,更加深入理解中医理论。因为学生来学中医前就是临床 医生,对现代医学的知识有足够的涉猎,因而诊治过程教师主要突出中医特色, 并结合中医调护、预防。贯穿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强调临床上可以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比如说儿科常用方剂“银翘散”,是辛凉解表方剂,既可 以用于治疗小儿风热感冒,也可以用于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风热型,还可以用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