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蛹}证及活血化薅§研究掌术大会
孟河噎膈证治初探
陆敏张伟陆夏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
中医传承工作室(南京,210028)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孟河医家噎膈证治特点及方药特色。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出江苏孟河
的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以费、马、巢、丁四大家族为主,临床诊治疾病经验丰富,疗效卓
、
著,独具特色,全国影响甚大。噎膈是指吞咽梗阻,饮食难下,或纳即复出的病证。噎即噎
塞,吞咽之时梗噎不顺,膈为格拒,胸膈阻塞,饮食不下,噎可单独出现,也可是膈的前驱
症状,故有“噎为膈之始,膈乃噎之渐”之说。方法:整理、归纳《孟河四家医集》中有关
噎膈的医案、医话,并初步探讨孟河医家噎膈证治特点及方药特色,以期为辨治噎膈提供参
考,提高临床疗效。结果:噎膈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发病机理主
要为气(气虚、气滞)、血(血虚、血瘀)、痰、热四端;噎膈病机可概括为肝脾肾等脏真
气衰、精枯血少,气滞、痰阻、血瘀、郁热交结,阻于食道,发为本病。分证论治噎膈,有
气膈、血膈、痰膈、热膈等,轻重辨别。结论:孟河医家认为噎膈发病主要为气(气虚、气
滞)、血(血虚、血瘀)、痰、热;辨治噎膈强调津血,如《医略存真》:“当专事脾肾,
肾为胃关,水亏则关门不利,肾不吸胃,脾弱则阴津不布,不能生血”,而忌用辛香耗气之
品。《马培之医案》中用韭菜汁、生姜汁、橘叶、参须、山药、谷芽、人乳、白蜜等; 《费
绳甫医话医案》中用荸荠、韭菜汁、薄橘红、藕、甘蔗、人乳(牛乳亦可)、龙眼肉等。可
见,孟河医家辨治噎膈,遣方用药轻清和缓,花谷果乳亦为所用,治疗用药轻清和缓,少用
辛燥,花谷果乳亦为所用,彰显孟河学术特色。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出江苏孟河的一大地域性医学流派,以费、马、巢、丁四大家族
为主,临床诊治疾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独具特色,全国影响甚大。噎膈是指吞咽梗阻,
饮食难下,或纳即复出的病证。噎即噎塞,吞咽之时梗噎不顺,膈为格拒,胸膈阻塞,饮食
不下,噎可单独出现,也可是膈的前驱症状,故有“噎为膈之始,膈乃噎之渐”之说。笔者
研读了《孟河四家医集》中有关噎膈的医案、医话,并进行整理、归纳,初步探讨孟河医家
噎膈证治特点及方药特色,以期为辨治噎膈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疗效。
1.气血(瘀)痰热,胃肝脾肾
噎膈之为病,主要由于七情内伤、年老久病、酒食不节等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
痰、热交结,耗气伤津,胃失通降而成。如马培之《医略存真》认为:“细揣是症,虽见于
膈上,总由脏真气衰,精枯血少。少壮之人不病,多起于高年衰老之人,忧郁劳心,属虚属
火可鉴矣。当专事脾肾,肾为胃关,水亏则关门不利,肾不吸胃,脾弱则阴津不布,不能生
270
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盎L1匕瘀研究掌术大会
血”。费氏(费绳甫、费伯雄)所见亦同,如《费绳甫医话医案》:“食入即吐,喉际作梗,
因忧郁而成,此气膈也”、“食入即吐,喉际作梗,舌苔青,大便黑色,此血膈也”、“食
入即吐,喉际作梗,内热口渴,气郁化火,销灼胃阴,此热膈也”、“食入即吐,喉际作梗,
痰涎上泛,此痰膈也”; 《费伯雄医案》:“荣血大亏,不能养肝,肝阳太强,犯胃克脾,
以致食入作吐作痛,噎膈渐成”、“荣血久亏,肝气太旺,犯胃克脾,久为噎膈”。因此,
噎膈病机可概括为肝脾肾等脏真气衰、精枯血少,气滞、痰阻、血瘀、郁热交结,阻于食道,
发为本病。本病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发病机理主要为气(气虚、
气滞)、血(血虚、血瘀)、痰、热四端。
2.分证论治,轻重辨别
噎膈之证治,费绳甫在《费绳甫医话医案》中所述详备:“噎膈有气膈,有血膈,有痰
膈,有热膈,有鳖膈,有蛇膈。惟胃阴干枯,中气无主而成噎膈者,最为难治。鳖膈者用白
马尿饮之即消。蛇膈用醋大蒜头饱食吐之即出,此华元化法也。人有嗜食糖而成噎者,用褚
实子三钱即愈”、“此气膈也,脉来细弦,宜喻嘉言进退黄连汤,初起可用四磨饮”、“此
血膈也,脉来沉牢,治宜和荣行瘀”、“此热膈也,脉来弦数,治宜养胃清热”、“此痰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机构内麻醉、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制度.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重庆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8建筑工程.doc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A4.docx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doc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毕业论文-关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调查与探讨.docx VIP
- 2025年高压电工证题库(附答案).docx
-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投标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