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MR8:5.34呈矮胖多重峰,提示其可能与N原子相连。醛基氢与吡咯环上的一个季C有相关,而该季C又
与吡咯环上的另一个CH有相关。因此推测醛基与CH3一O—CH2一片段分别连在吡咯环的2位与5位上。
吡咯一1基)3一苯基一丙酸甲酯。
3讨论
本文报道的吡咯类生物碱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药理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同时,吡咯类生
物碱的发现为该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参考文献略)
糙叶败酱木脂素类成分的研究
李廷钊,张卫东,顾正兵,刘文庸,周耘,苏娟,陈海生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化教研室.上海200433)
scabra
糙叶败酱(Patrinia
Bunge.)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名:鸡粪草(本草原始),箭头风,俗名脚汗
草,药用其根与根茎,分布于河北、山西及甘肃等地。多年生草本,高20—60em。根茎粗短,根粗壮圆柱形,
具特异臭气。常与其同属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Bge)混用,俗称墓头回,因其治疗崩中带下疗
heterophylla
效显著而取名墓头回,表示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民间用于治伤寒、温症、跌打损伤、妇女崩中、赤自带下等症。
药理学研究表明其粗提物具有抗癌及免疫细胞激活作用。目前糙叶败酱的活性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脂溶性
部分,我们从其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5个木脂紊类化合物如下:2.[4一羟基一3一甲氧基一苯基]一4
diMe
isolarieiresinol
III、Iv、v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1提取分离
scabra
糙叶败酱于2000年2月采自河南省洛阳市,经鉴定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糙叶败酱(Patrinia
Bunge)。取药材30kg晾干,粉碎,用甲醇常温渗漉提取。浸出液减压浓缩得到甲醇浸膏,以水混悬,依次用
石油醚、氯仿、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取正丁醇萃取部位经正相硅胶拄色谱,以不同比例氯仿一甲醇洗脱得到
不同部位,各部位继续经正相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93mg)、IV20mg)、V(78mg)、
2结构鉴定
基一3一甲氧基一苯基]一4一[(4一羟基一3一甲氧基一苯基)一乙氧基甲基]一3一羟甲基一四氢呋喃。
13CNMR与落叶松脂醇一致。
化合物II:白色粉末,mp:120—121℃。1HNMR
化合物III:浅红色粉末,rap:88—90C。El-MS、1HNMR ether一
致。
13CNMR数据与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01)--致。
化合物Iv:白色粉末,EIMSxIHNMR
13CNMR数据与去甲络石苷一致。
化合物v:黄色结晶性粉末。mp:118—120C。EIMS、1HNMR
3讨论
scabra
Bunge)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民间使用墓头回治伤寒、瘟疟、跌打损伤、
中药糙叶败酱(Patrinia
338
妇女崩中、赤白带下等症。文献报道糙叶败酱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治疗白血病、止血、抗菌等多方面的作
用。
文献报道败酱属植物中主要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及香豆素类化
合物,此外尚含有挥发油和有机酸等。而且认为环烯醚萜是其中免疫调节的主要活性成分。本实验从中分
得4种不同类型的木脂素甙及甙元。药理学实验证明,木脂素具有抗肿瘤及抗有丝分裂、保肝、中枢神经系
统作用、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杀虫和增效作用、毒鱼作用、PAF受体结合抑制活性等作用,可见,
木脂素可能与糙叶败酱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止血、抗菌等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需要进一步药理活性实验
来证明。
灯盏花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初步生物活性研究
周耘,张卫东2,万维勤1,苏娟1,刘文庸1,李廷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