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引经与其现代研究思路探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 ChineseMedicine Conferenceonthe ofTraditional Cross.Strait Development 中药引经及其现代研究思路探讨 黄颖 孙明杰周艳华冯淑怡崔海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北京 100700 引经药是指在处方中具有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直达脏腑、经络或病变部位,使药效集中,从而提高疗效的一 些药物。引经药在方剂中的运用历来就被医家所重视,如尤在泾《医学读书记》云:“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 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11。在临床应用中,若引经药使用得当,能起到引导方剂中诸药直达病所的向导作用, 使诸药能有目的地发挥最快、最佳的治疗效果,在处方用药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引经 药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机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引经理论的形成发展、功效作用类型及现代 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引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开拓思路。 l历史沿革 引经概念的萌发与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本经》对药物配伍的论述方面,就有““药有君臣佐 使~’和“相使”“相使”等概括,其中的““使””药、““相使”相使”都已包含了引使的意义· 药有引经专长的思想直到宋代以后才比较重视。唐、宋医家,关于此类药性的认识逐渐增多,提出了类似引 导或接引的概念。 . 如宋代寇宗臾本草衍义》称泽泻在肾气丸中“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桑白皮“桑白皮行水,意以接 螵蛸就肾经”t2],则明确地把引导或接引的概念与经络、脏腑理论结合起来,引经理论已经初步形成。 宋代以来,由于局方的推广,引药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少方中都开列了引药。许多君药、臣药也作 为成方的引使应用,如人参、柴胡、黄芪、黄连、吴茱萸等均被列入“助使”之用。 金、元时期,张元素及其弟子李东垣第一次明确提出“引经药”的理论,称“引经报使”。《洁古珍珠囊》 则分列十二经引经药,是现存本草中最早系统收载引经药的。引经理论在金、元时代已经形成。 明、清以来,引经药物进一步增多,如《本草纲目》中谓桂枝““引诸药横行手臂”引诸药横行手臂”。牛膝“能 引诸药下行”“引诸药下行”,穿山甲引经通窍“引经通窍””等[31。另外在以经络为基础的引经药也有了发展, 出现了奇经的引经药,如傅青主的易黄汤,谓“加白果引入任脉之中,更为便捷”[41。 总之,引经药配伍是方剂的组成原则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清代沈石匏云:“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 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51 2引经药作用类型 方剂中的引经药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2.1引药上行 本类药物具有引药上行的作用。如桔梗这味药,本草求真》中记载:“桔梗系开提肺气之圣药,可为诸药舟 楫,载之上浮。”161参苓白术散所治诸证,乃因脾胃气虚,兼挟湿滞所致,方中人参、白术益气健脾燥湿为君,山 药、莲子肉、茯苓、薏米、扁豆健脾渗湿止泻为臣,佐以炙甘草益气和中,砂仁和胃醒脾,理气宽胸,桔梗宣利 肺气,载药上行为使药,借桔梗载药上行,引经于肺,而达益肺利气,借肺之布精而养全身,共奏益气健脾,和 胃渗湿之功,使脾运复健,湿去泻止,倘若把桔梗当作平喘之品删掉不用,则违背了《局方》的立法本义,疗效 难著。清代王清任所创之血府逐瘀汤用桔梗载药上行以祛除胸中之瘀; 伤寒论》“白散”也是用桔梗引药上行的 作用,引巴豆上升,祛除胸中寒实。巴豆上升方能祛除胸中寒实。临床有“诸根多降,桔梗能升”之说。 2.2引药下行 本类药物具有引药下行之功。如《本经逢原》日:“丹溪言牛膝能引诸药下行,筋骨痛风在下者,宜加用之”川, 此后历代医家均认为牛膝具有“引药下行”之功,将牛膝作为身体下部疾病的引经药使用。又如旋覆花是治疗胃气 413 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 Cross-StraitConfcrenceonthe ofTraditionalChi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