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探讨 徐贵平 浙江省仙居县公路管理段仙居317300 摘要:文章通过对浙江省35省道临石线仙居境内皤滩至溪口湖 69K+670.80K+120 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对旧水泥路处理方案及补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士路面施工质量控
制总结。提出公路旧水泥路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与广大同仁们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公路旧水泥砼路、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旧水泥路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
工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述 一 工程改造理由
1992年 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2米,路面宽度9米,设计车速60km/时 ,当时按二级平原微丘标
准设计,设计年限为10年,累计标准轴载为80万次,水泥混凝土面层厚22cm,设计弯拉强度4.5Mpa,
采用15cm泥灰结基层。近几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猛,交通量猛增 据35省道临石线仙居境内
白塔交通量观测站观测,平均日混合交通量多达10000多辆 ;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限超载 据
仙居西央查超点统计,有50%车辆有不同程度超载 。旧水泥路破损相当严重,2003年底水泥路
破板调查资料表明破板率高达29%,严重影响行车舒适和安全。虽然台州市公路管理处每年投入
逾百万元修理经费,对该路段破碎的板块进行翻修或沥青罩面,但是整个路况改观甚微,甚至出
现年年修、年年坏的怪圈,也带来不良的社会反响。传统的修补方法看来已不能解决公路旧水泥
路结构修复问题。根据浙江省交通厅保畅要求,2004年台州市公路管理处在赴山东省实地考察后
决定对35省道临石线仙居境内皤滩至溪口湖段旧水泥路实行新的修复方案,即对旧水泥路进行打
裂压稳或多锤头破碎技术处理后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二 旧水泥路损害原因分析 35省道临石线仙居境内皤滩至溪口湖段水泥路面刚修建后,曾一度成为该县的文明样板路,
大大改善了沿线的交通面貌,促进了沿线皤滩、埠头、横溪、湫山等乡镇经济的发展。但是从2000
年开始该路段变得越来越不堪负重,往日的文明样板路倒成了行车的瓶颈路,当地经济发展的拌
脚石。造成该路段水泥路面损害原因如下: 1.该路段修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1992年 ,已到达设计使用年限。 2.该路段近几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猛,交通量猛增,平均日混合交通量多达10000多辆。 3.该路段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限超载,加速水泥板损坏。 4.该路段当时采用设计标准低,基层仪采用15cm厚的泥灰结,面层采用了22cm厚水泥砼,
不能适应需要。 三 旧水泥路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方案 路线走向按老路线形不予改变,路幅宽度为:路基12m,路面9m,已严重破碎沉陷路段,进
行补强 挖除软弱层,用填隙碎石回填夯实 处理后加铺结构层;两侧路肩硬化1.5m,其中靠路
面1.0m范围结构层同路面结构层一致,其余为3cm沥青表处,原土路肩要结合原路面、路基实 589
际情况,采用以下路面结构设计方案补强处理后再加铺结构层。两侧旧挡墙据路面厚度作相应抬
高,采用浆砌片石。改造方案如下:
厚粗粒式 AC一301I 沥青砼+沥青粘层+5cm厚中粒式 AC.161 沥青砼。
粒式 AC.131 沥青砼。 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一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 根据对旧水泥路面破碎板调查,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处理方案:对甲均破率板为18.8%的
为了避免打裂或多锤头破碎对原桥涵等构造产牛不利影响,在离桥涵等两端各10米便停I卜作业 对沿线桥梁、涵洞等构造物位置都作了详细调查并在实地做上明显记号,现场施工人员看到便
心中有数 ,采用人工凿除旧水泥路面再加以接顺。 1.采用打裂压稳技术处理 打裂压稳技术是指在旧水泥路面上利用专门的破碎机械 一般利用美国进u的BB8600犁,
该设备配有2.4米宽,重5.5T板式冲击锤 ,将其每隔50~60cm沿横向打裂 要求75%以上的路
面产生全深度不规则开裂,相邻裂缝围成面积为0.4~0.6平方米,且破裂时不应使板产生过人位
移和产生大量碎屑 ,经压实 采用25T以上胶轮压路机 后在其上面摊铺沥青混凝十,或补强
后再在其上摊铺沥青混凝土。该技术可以延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f“现并充分利用原有
路面的强度,该技术要求沥青混凝士厚度在7.5cm以上。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省资金的特
点及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我们这次在35省道临石线仙居境内皤滩至溪口湖段的69K+924~71K+900和
76K+200.80K+120处实施该技术后,再在其上用水泥稳定碎石层补强,最后加铺沥青混凝土 二
层共9cm ,收效甚好。现总结如下: 1 试验路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