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用靶点提供依据。同时对以上抑郁症患者进行血液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一羟色胺、羟自由
基、Y一羟丁酸等神经递质进行检测,分析脑及血液中神经递质各证型特异性区别,为抑郁症的辨
证分型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第五:按照病情需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其各自的优点,相互补充为用,提高诊治效率。
对中医不同分期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行ET脑功能,血液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一羟色胺、羟自由
基、Y一羟丁酸等神经递质进行检测分析,随着中医分期的加重,西医理化检查的变化,观察患者
症状、理化检查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说明患者症状与理化指标对抑郁症诊断的贡献度,从而对二
者合理结合,作出更好的分期诊断。治疗方面,根据分期不同,轻、中度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治疗,
重度患者对单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疗效欠佳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方面西药增强中药的疗
效,另一方面中药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及增快西药的撤减速度,三者中药维持防止复发,从而起到
增效减毒保效作用。
第六:实验研究方面探索病症结合的抑郁症动物模型,为中医中药研究治疗抑郁症,开拓出新
方法。所以参照人类抑郁症中肝郁气滞证型患者血浆中生化指标的改变及脑内相同神经递质的变
化,制造相同的动物模型,通过观察活体自由活动状态下动物脑脊液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羟自由基、Y一羟丁酸等各种神经递质与血液中这些物质的相关
性,从中推论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羟
自由基、Y一羟丁酸等各种神经递质含量变化,无论从中医学还是现代医学来看,都可以起到指导
用药,有针对性的选择用药的作用。为今后中医研究抑郁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略
中医古代医籍论述“胸痹心痛’’的相关文献整理
张崇泉1金幼兰1王风雷1张炜宁2
1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沙410006
2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深圳518034
素问·灵兰秘典论》日:“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一心居胸中,心包络围护其外,功
能有三:其一,心主血脉,素问·痿论》日:“心主身之血脉”;其二,心藏神明,灵枢·邪客篇》
日:“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三,开窍于舌,灵枢·脉度篇》日:。心气通
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一、病名溯源
(一)。胸痹一病名溯源
“胸痹芹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灵枢·本脏篇》云:誓肺小则少饮,善病喘喝;肺大
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在黄帝内经》中对胸痹没有一准确的定义和范围,但可以认
为其所言胸痹基本包括了“心痹、肺痹”在内的所有胸部痹阻性疾病。如素问·痹论》云:“肺
加1
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不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所言的“胸痹病”主要指。心痹”,其对本
病的病因病机、证候与治疗等做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创建了括萎薤白汤等8个有效方剂。认为“胸
痹病”是由于胸中阳气不足,阴寒之邪(寒邪、痰饮、水邪)痹阻心脉所致,其主要表现为“心痛”,
临床可归纳为两类:一类表现为“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犹如内经》的厥心痛”,与西医冠心病
心绞痛相似。另一类“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一,“胸痹不得卧”,类似西医的心力衰竭。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患胸痹痛方》中所载的胸痹也主要是指心痹而言,其云:“胸痹
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
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不即治之,数日害人。”
至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咽喉心胸病诸候》,分列“心痹候”、Ⅳ胸痹候”,其认为:“思虑
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幅幅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一、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胸痹之候,胸中幅幅如满,噎塞不利,习习
如痒,喉里涩,唾燥。甚者,心里强痞急痛,肌肉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手不
能犯,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背膂,其脉浮而微者是也,不治,数日杀人。”
由此可以看出,其所言的“胸痹候”实际包括了心、肺及胸部等痹阻的病变。
宋代《圣济总录·诸痹门》将“胸痹病”分列为“胸痹噎塞候”,“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引领时尚潮流的可持续时尚品牌.pptx VIP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套).pdf VIP
- 版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一种脱除1,3-丙二醇中微量醛基杂质的脱除方法.pdf VIP
- 国投证券-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全球化布局推动发展.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训练》教案 第8课 2~3岁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训练.docx VIP
- MT-500系列说明书(济南华电)-20101216.pdf
-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开学第一课-初中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