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守药性论探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首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87 以及药物之间的药理学关系。两药的成分及其理化性质是明确的,药理基本上是清楚的。因此, 中西药配伍禁忌研究的基础应该是中药单昧药和中药复方的成分分析及药理学研究。然而,中药 尤其是中药复方的成分复杂,给药理学研究昶l以药物成分分析、药理学研究为基础的中西药配伍 禁忌研究增加了难度。在现有条件下,中西药配伍的理化性禁忌的研究,仍然是在明确西药化学 成分、初步了解中药成分的基础上,对可能存在配伍禁忌的中西药进行配伍,运用化学、物理学 手段,证实其禁忌或发现新的禁忌:中西药配伍的药理性禁忌的研究则是在中酣药化学成分分析 及药理学研究已有结果的引导下,或在临床配伍应用出现不良反应的提示下,将可能存在配伍禁 忌的中鹾药组成复方,进行药理学、毒理学研究,证实其禁忌或发现新的禁忌。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加强中西药配伍禁忌的机理研究。此外,已确定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同样也应纳入临床用药规 范、编入临床中药学教材。 参考文献 [23高晓山,陈馥馨,十八反十九畏实验研究工作的设想与展望[J].中医杂志,1986,(5):6卜62 [3]姜国峰,罗佳波,王绪前,等.丁郁叫神散临床应用的体会[J].黑龙江中医药,1988,(6):28—29 [4]高晓山.病理生理条件下中药十八反实验研究的综合报告[J].中医杂志,199l,(1):36 [5]张腾,陈瑜.甘遂’11’革合剂抗肿瘤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研究,1999,15(3):4卜42 [6]于尔辛主编.中西医结合学[M].第一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m版社,1996:86 [7]王字光,高月.中药十八反药理毒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3):63 走守药性论探析 刘仁慧,赵宇吴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摘要]走守药性,用以表示药物的动静属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对于中药的临床应用、组方 配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依据《景岳全书》的有关论述,着重分析走守药性的作用特点和功效应用, 探讨走守药性论的学术内涵,以期丰富中药药性理论。 [关键词]药性;走守 以走守论药性,概括中药性能的作用特征,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探讨药性之走 守有利于丰富中药性能理论,概括中药药理作用及特点。纵观前贤医著,虽然历代医家对中药走 守药性的论述尚显凌乱,但对于临床选药、配伍组方的指导意义却不容忽视。 1.走守含义及属性 走守是古代医家综合中药的多种性能,综合而产生的药性指归,用以表示药物的动静属性。 实质上,所谓的“走”即指动药;“守”即为静药。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二I:5》中明确提出药性 有走守之异,认为“性动而走为阳,性静而守为阴”、“静者守而动者走。走者可行,守者可安”。 动属阳,静属阴,以动静分阴阳,凡走药属阳药,药性刚急、峻猛,为刚药;凡守药属阴药, 药性柔润、和缓,为柔药。诚然,走和守为相反的药性特点,但也并不绝对,即使一药之中,走 88 理论研究 守相兼者也并不鲜见。譬如当归,李东垣在《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云:“当归……其用有四: 头止ff『}.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梢破衄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此如张景岳曾曰:“阴中复有阳, 阳中复有静,疑似之间,须当辩明”。另外对于一些性能功效很相似晌药物,辨明走守对于临床 应用可能有特别意义。如对辛热温里之常用药附子和干姜而言,附子迅猛彪悍,走而不守;干姜 大热无毒,以温中见长,守而不走。可见同属于辛热之阳药,相比之下在走守归属的判定时,又 各具特点。正如《本草求真》而言:“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阡l欲绝,合 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二I:5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句,仲景四逆、白通、姜附汤皆用之”。 2.走药及守药的作用特点 属走善动之药的作用特点主要有三。其一,走药长于疏通流动,不拘固于一处,对人体作用 彻内t协Jt-,走上达下,故作用范围广泛。其中,某些走药能引诸煞达病所发挥药效,具备引经药 的作用。张洁古独创“引经报使”,将附子列入引经药,诚为深于此药理之见地。其二,药性雄 烈,“阳药性刚而行急,急则迅发而无余”(《景岳新方砭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