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学术流派研讨会论文集
蠲之后,莫若以五谷养之,五果助之,五畜益之,五菜 软。张氏诊为洞泄寒中证。令灸水分穴一百余壮,次
充之。”主张以谷肉果菜补益养生。也就是说,人体疾 服桂苓甘露散、胃风汤、白术丸等,不数月而愈。他
病之后,最有益的补药,就是平日的食品,肉、菜、谷、 还认为,只有“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始可议
果,按五脏相宜用之就可以了,而不必去用药物。他 补。”如治疗。肾阳不振,虚损无力,用无比山药丸、鹿
尤其注重病人的“胃气”,日:“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 茸丸温阳补肾。治疗肾阴亏虚,用加减八物丸、当归
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张氏认为:“凡药有毒也, 饮子补养精血等。
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人参,不可不谓之 综上所述,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著名医家,
毒。”因此,久服之后,即使很微小的毒性,也能逐渐 张从正医学思想宗法刘完素,但是在治疗用药方面
蓄积而成为“药邪”,从而损伤人体正气。就是甘缓 有自己的见解和发挥,他的治疗以“攻邪”为主。应
无毒、补益和中的甘草,久服、误服,补之不当,也足 用汗、吐、下三法,以及对补法的认识,应该说与他当
以致害。所谓“气增而久,天之由也。”因此,他强调以 时处于北方,人民体质强悍,疾病多属热实有关,所
食物补虚调养,能够正常摄入所需营养物质,这就是 以才有促进张氏医学思想的发挥。张从正对补法的
掌握了补法的真正涵义。 认识可归纳为:除邪消积,当以攻为补,使邪去而正
4脉脱下虚。始投补剂 安;邪实正虚,先攻后补,使补不资邪;邪去正虚不甚
张从正强调食补的重要意义,但并不排斥用补 者,则依赖食养为补;唯虚损之重证,以及下元极虚
剂,关键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他说:“余尝用补法, 之人,方可考虑药补。由此可见,他是把补法看做可
必观病人之可补者,然后补之。”如他曾治疗一病虚 以通过多种途径,包括祛邪法,而达到恢复正气的一
赢者,泄泻褐色,每闻大黄气味即注泄,两手脉沉而 种客观效果。
吴鞠通医德医风探析
李树年刘志丁建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江苏南京223300)
【摘 要】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名瑭,字佩珩,鞠通实乃其号。生于1758年,卒于1836年。故里乃今江苏省淮安市,吴鞠通纪念
馆座落在淮安市楚州区河下古镇,与周恩来纪念馆毗邻。温病名著《温病条辨》成书于1831年。吴氏一生不仅精究医学,敢于创
新,而且心地善良,医德高尚,从不居功自傲,给后人树立了楷模,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永远怀念。
【关键词】吴鞠通;医德医风;医医病书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名瑭,字佩珩,号 之病,及补《温病条辨》只治外感不及内伤不足而
鞠通。生平主著作有《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 作。该书内容丰富,论述精辟,涉及治学之法、医
及《医医病书》,其中《温病条辨》为温病学的代表 德修养、内伤杂病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要点、药物
著作,创立温病“三焦辨证”理论体系,被后世誉 特性及运用规律等多个方面,与《温病条辨》、《吴
为“治温之津梁”、“治温病所必看之书”,为清代 鞠通医案》共同组成了吴氏完整的学术思想体
温病四大家之一。吴氏7l岁时,其好友胡}云曾 系。
受时医误治之害,后被其治愈,故力促其写《医医 吴氏治学严谨,医德医风高尚,从《医医病
病书》,以矫医界时弊。《医医病书》初成于清道光 书·医德论》等及其医案中,均有论述。吴氏特别
辛卯(1831)年,未曾刊行,仅有手抄本在淮阴流重视医德修养和医术精湛,亦即德才兼备。“医非
传,后传入浙江,为浙江名医何廉臣先生所珍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