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黄黄连泻心汤化裁而来.但改汤剂为“面糊丸,绿豆大或麻子大”.丸以缓之,且丸中有面粉,避免苦寒伤
胃.又如葶苈圆用蒸陈枣肉和捣为丸。亦是取大枣甘缓健脾以避免牵牛子、葶苈子之峻猛·】.
4 饮食护理,重视调理脾一
钱氏除药物治疗十分重视脾胃外,在饮食护理上,也体现了其护阴补脾.重视五脏生化关系的学术思想.
如在饮食护理方面,钱氏提出了“忌口”、“慎口”、“不可令饥”、“频与乳食’譬观点.‘直诀·疮疹候认为,“凡疮
疹当乳母慎口.不可令饥”.“疹为脾所生。脾虚而肝旺乘之”,“治疗上注意脾胃之气”.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
生化之源.脾健则气血充盈,气机条畅,而脾又喜燥恶湿.因此,在饮食护理上应注意:一是忌早食;二是忌冷
食、寒食。以免阻遇中阳;三是不可令饥,饥亦伤脾,生化无源,不能鼓舞正哥钉.,J,Ok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水
谷精微的需求极为迫切,然而,J,JL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其脾胃功能不足,运化力弱,就形成了小儿对营养
物质需求量大与脾胃薄弱的矛盾状态.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寒温不能自调,以及父
母溺爱不明.喂养方法欠当,稍微不慎就容易损伤脾胃,因此由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疾患在儿科临床颇为多见.
脾胃损伤,不仅可以导致小儿积滞、泄泻、呕吐、厌食、疳证等内伤诸恙丛生,而且脾弱则无力充养正气,正气
不充则易为六淫所侵,因此又可导致外感诸疾峰起.临床上小儿之病以外感六淫及内伤乳食较为多见,然而
内伤外感诸病之发生,多与脾胃虚弱有关,正如傣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们】.可见钱乙在治
疗,J,OL多种疾病时都不忽视调理d,JL脾胃这一重要环节,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综上所述,钱乙被后世医家称为“儿科鼻祖”,钱氏‘,J、儿药证直诀被誉为第一都中医儿科学专著,备受
世人敬仰.小儿之病,多脾胃之病,钱乙有关d,JL脾胃的理论为我们今天的医疗实践提供了诸多借鉴,值得深
究.
◆考文献
【1】藏世慑.钱乙”几药证直诀脾胃学术思想浅析【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18(3):1659-1660.
【2】任现志.钱乙。脾圭困。及其脾胃学术思想浅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6。24(1):12—13.
【3】柯新桥.健运脾胃t在调气或朴或泻当分缓急一钱伸阳论治小几脾胃病证【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1’:44—46
【4】王文才.讣几药证I诀立方用药浅析【J】.内蒙古中医药,1990(1):41—43.
【51尹淑鲁.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探讨【J1.中图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1):21—23.
中成药合理应用探讨
陈增荣
民乐县中医院,甘肃民乐?34500
摘要目的:促进中成药合理应用.方法:深入分析中成药独特的理论内涵和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以
及合理用药四要素.结果与结论:中成药应用不仅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而且还要全
面认识和考虑诸多因素对中成药疗效的影响,更加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使用中成药.
关键词中成药;合理应用;选用原则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严格按照中医复方标准和中药制剂要求,经现代制药工艺加工制成的各种剂
型的药物。因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与此同时.中成药的不
合理应用现象也日益严重,因此趋利避害.合理使用中成药对提高其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中成药应用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中成药的应用和中药饮片一样.应遵循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这个基本原则,首先辨证论治,分析病因病
机,然后组方用药.如果对疾病的病因、病机都没有弄清楚,只是因为某些症状和中成药的使用说明相吻合,
以病试药.攻补兼施,寒温混杂,不仅收不到应有的疗效.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药害事故.
中成药是中药复方应用的另一种体现形式,它是中医方荆的精华.体现着中药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和配
185
伍得当的功效“,具有独特的理论内涵。不能把中成药理解为无理论指导的简单组合。如‘伤寒论所述:麻黄
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噼¨,而各味药在组方中共同组成一个功能整体而发
挥作用。因此,要用好中成药,除要系统掌握中医理论外,还需深入研究中药相关理论.
2中成药的应用应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原则,合理应用
2.1根据“辨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