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理想视域中的教育研究与科学精神
——以教育研究思维取向为分析视角
杨建朝1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教育学尽管在中国已有百余年研究历史,成就丰硕但依然面临诸多学科困境.导致困境的原因复杂,从思维
取向上分析,在于研究文化中科学精神品格的缺失.用新的科学精神深入剖析和反思当前教育研究的思维取向,以尝试
建构理想的教育科学理论,这是教育研究繁荣时代研究者个人应有的精神理想.
【关奠词】科学精神: 教育研究; 教育学问题;思维取向
一、断想与反思
教育学承载着人类塑造自身的美好理想,肩负着培养未来新人的学术使命,有一个漫长的持续几千
年的过去,但作为独立的学科研究在中国只有短暂的百年历史。百年岁月,对一个自然生命来说,是一
个很难超越的界限;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雨之后,中国教育学依然在不成熟中“成长”,努力追寻着具
备科学形态的教育科学之梦。“成长”总是意味着未来的希望、意味着潜隐的生命力,但也意味着稚嫩,
意味着需要新的磨砺,意味着对教育学人来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教育学面临的诸多问
题中,本文试图追问和深思教育研究的形而上问题:是什么样的思维取向影响了我们的教育研究,促进
了教育科学理论的生长抑或阻碍了它的建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研究思维取向以促进理想的教育
科学理论的诞生?
维特根斯坦说:“洞见或透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
表层,它就会维持原状,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地暴露出来;这就
要求我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难以确立的正是这种新的思维方式”【lJ。指导教育研究的思
维方式和取向就属于这个问题,而且应是研修教育基本理论的学者经常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尽管因为它
属于“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而会使我们脑海中产生种种精神困惑。麦克·富兰说:“问题是我们的朋
友。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但是好的一面是如果没有问题,你就学不到东西,也不能成功。,,12】尽管许
多人并不愿思考甚至刻意回避,指斥教育学的学科追求或思维取向等问题是个毫无意义的伪问题。但总
是用“一颗抱怀疑态度的有批判力的头脑”【3】去发问、检验、分析,应该会便我们对“教育学有家吗?
寻家之路又是如何可能的呢?”之类涉及教育研究理想的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把握。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科学、艺术、文学、美学等等人类所创造的整个文化体系都在蓬勃发展,然
而教育学的发展道路和历程却坎坷多艰,这个研究文化如何在代与代之间传承以及怎样更快捷高效的学
问,竟难以获得普遍承认并遭多方质疑。“教育学从作为一门在大学或师范院校讲授的科目之日起,在
人们不断地使其纳入科学的轨道或用科学的“剪子”将其裁剪之日起,它就处在不断使人困惑,同时也不
断激励一代代的学者去求索的动荡之中。然而,经过了许多年,虽然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研究者在增加,
虽然在教育学的名义下推出的文献在一本本加厚,然而,这丝毫没有增强人们对这门学科科学化的信心,
甚至对其科学性心存怀疑的人也不是没有。对此,只要我们翻~下贝尔纳的《历史上的科学》,或读一
杨建朝(1980一),男,河南安阳人,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生,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623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弋年会
读奥康纳的《教育理论是什么》,就可以感受得到。”【4】时至今日,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理论体系仍难于
摆脱危机,故有必要反思历史,追寻在偶然多变当中可能存在的必然性,以指引我们向着理想迈进。
在漫长的以农业经济为首要特征的自然经济时代,社会对教育需求极小,虽有许多大思想家如东方
的孑L子、孟子、朱熹,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昆体良等人,也有多篇论述教育问题的不朽之作如《学
记》《理想国》《论演说家的培养》等名篇问世,但教育学还无法从哲学中独立,其“停留于经验的描述,
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人类文明之灯在
基督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集装箱采购集装箱生产方案.doc VIP
- DZ/T_0213-2002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oc VIP
-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pdf
- 人教版七年级 生物上册种子植物.docx VIP
- 1-6年级小学经典古诗词70首(带拼音).docx VIP
- 【重阳节】《敬老崇老,爱在重阳》主题班会课件.ppt.pptx VIP
-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采访教师)汇编.pdf VIP
- 经济法理论与实务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 GB51427-2021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技术标准.pdf VIP
- 伦理与礼仪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