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催化抑雹的数值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继芬‘李子华2周颖‘黄浩隽t (1.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贵阳550002) (2.南京气象学院南京210044) 本文采用孔凡铀、洪延超等建立的—个三维冰雹云数值模式,对冰雹云进行自然过程和催化 过程的模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一系列雹云人工立体催化的数值试验,比较分析自然成苞和人工催 化的作用,得到雹云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人工消雹效果,为雹云人工催化的最佳作业时机、部位和用 弹量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所用消雹效率(E)定义为播撒AgI地面总降雹量比非播撒AgI(自然 云)地面总降雹量减少的百分比。 1模黼介 孔凡铀、洪延超等建立的三维冰雹云模式包括18个预报量,分别为三个方向上的速度分量u、 v和w,无量纲气压m位温8,水汽、云水、雨水、冰晶、雪、霰和雹的比含水量q,Q、q、Qi、 Qs、嚷、ql以及播撒物质(AgI)的比含量x。,雨水、冰晶、雪、霰和雹的比浓度M、Ni、N。、叱和 Nh。考虑了水汽、云水、雨水、冰晶、雪、霰和雹7种水物质盼七起煳嬲过程.即凝结(±静(VD)、 共有4个暖云微物理过程和42个冰相微物理转化过程。 贵州省毕节地区或宁县位于云贵高原,平均海拔高度为2200米.是贵州冰雹多发区之一。冰 雹是威宁县农业的主要气雾灾害,雹灾分布为每年3月到10月,出现在午后,秋季冰雹对农产物 的危害最大。由于威宁县地处山区,动密主要是局地通过年后熟力作用彤成的.具确再&嗵性。 本文主要用威宁县近三年的降雹资料,97、98、99年的降雹日分别为34、30、盟个。 通过对97-99年三年间86个降雹日进行不同扰动方式、不同扰动系数和不同扰动范围的数值 模拟,井与实际降雹情况比较,得出威宁县冰雹云模拟的最佳扰动参数:湿热泡扰动方式扰动,扰 动区长宽均为6.Okm,厚为4.嘶n,用08“探空资料进行冰雹云模式计算时中心最大封勘系数为2.5 ℃—屯5C,用20h探空资料时中一曲黾大扰动系数为1.OC一2.5℃。 威宁冰雹云具有局地性,主要是i肼后热力作用形成.用08“的探空资料进行冰雹云模式计 算时,必须考虑边界O-2km的温度订正:用20h探空资料进行冰雹云模式计算时,不考患边界O-2km 的温度订正。 本文所选降雹个例均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雹云模拟区域为36ikmX36l口Ⅱ×14蛔,,水平格距 1.嘶-垂直格距0.5虹。x、y、z轴上的辫点序数分别向东、向北和向下。时间尺度取大时步10s, 小时步2s。采喇I域随同暴贡蝴技术以保证风暴始终处于模拟域内。将实测探空资料输入 雹云模式,在模拟中心位于21m的被,用轴对称混热泡扰动方式扰动激发,扰动区长宽均为6.0l∞, 模拟时I妻诹60分钟和90分钟。 在E述冰雹云模拟的基础t,进行一系列立体睦化试验,催化范围:x、Y轴从14到22格点 (1蚺口盟l皿).Z轴从25到17格点(2l口n_6蛔);催化时间:从模拟云降雹前10分钟到降雹前3 个水平格点上,瞬时将AgI播八云中.用所得结果研究消雹效率的变化.以及不同消雹蚊率时.冰 雹云备徽物理过程的变化。 目前贵州人工滑雹的主要手段崩瞪过“三·七”高炮向云中擂撒成冰核碘化银C^gI)影响云微 物理过程来达到?糖的目的。本文应用中利精涝渐建立的完全弹性可压缩三维冰雹云模式,对贵 州省威宁县1998年4月28目的降雹过程进行立体艟化数值徽l试验,—系列立体催化试验表明: 1)不同高度、不同方位、不同时扪和不同倦化量的催化.有不同的消雹效率.最好的消雹效 率为91%。 2)催化的最佳黻为3-5km,这与高炮播撤AgI的高度—致;催化的域佳位置为臼:P气流区; 催化的垠佳时机为冰雹形成前的1_6分钟。 3)在选择适当倦化时机和部位,不同催化量(509或3009)的艟化能得§j件目同的消雹效率。 4)对同一高度、方位、时机的催化,消雹效率随催化量的增加而增加。 该结论能很好地解释贵州省“三·七”商炮人工消雹的效果。为贵州高炮人工消雹最佳作业 方案提供—定的科学依据,进—步提高高炮^、工消雹的效果。 芦一甲一 301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