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萍乡渔鼓说唱艺术特征初探
江西萍乡渔鼓说唱艺术特征初探
王琦王付平
萍乡渔鼓说唱是赣西地区最具地方特色,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说唱艺术。本文探讨了这一地
域性曲种百多年来的传承、发展及音乐风格,调式演变和其丰富的表现力。
萍乡渔鼓说唱(俗称“打渔鼓”,“唱道情”),始于清末民初。1898年,萍乡煤矿开
矿,一批湖北人、湖南人等外省人来到安源当了挖煤工,逢年过节湖北同乡会邀湖北籍的工友
们聚会;他们喝酒、猜拳、品茶、唱小曲小调……。萍乡本地和湖南籍的劳工们不时也凑过去
拉琴唱曲。久而久之,湖北小曲小调和萍乡地方调融合一起,发声发音逐渐为萍乡方言,形成
了独具赣西特色的萍乡渔鼓调。“不唱天来不唱地,不唱神来不唱仙,诸位请听:听我唱唱安
源山下个新时闻……”
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民间艺人段先明、邓小岩从小跟师傅刘学崇学艺,也学唱了渔鼓这一
说唱艺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们来到萍乡地方剧团,把渔鼓这一演唱形式运用到一些戏剧里
演出。因为它旋律优美,与萍乡采茶戏曲中的“道情调”相仿,曲调与萍乡方言又很吻合,很
快在萍乡城区流传。工矿学校的许多群众业余文艺团体都用这一形式编排节目在舞台上演出。
从此渔鼓说唱成为萍乡的又一曲种。1955年,萍乡煤矿歌舞团创作员陈焕声,他深入安源煤矿
老工人中采访,创编渔鼓词《安源大罢工》,配上经过改编的渔鼓曲调在萍乡、宣春、南昌、
北京演出,受到一致好评,并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在全国发行。1960年,该团
音乐音乐创作员王付正率领团里王付平等一批热心民间说唱音乐的小学员,深入萍乡各县区
和乡镇村,对萍乡渔鼓说唱的音乐进行发掘、记录和整理,汇编成油印小册。提供给工矿、学
校、街道和村落作文艺演唱资料。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和中期;由安源煤矿文工团创作演出的
大型歌舞剧《毛主席来安源》,其中由钟继文作词、王付正作曲并主唱的萍乡渔鼓说唱《劳工
记》,对萍乡渔鼓说唱的音乐作了不同的改编,但主弦律不变,效果甚佳,曾晋京为首都人民
演出,受到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称萍乡渔鼓说唱演释出矿工的情怀,唱腔乡
土味道浓又通俗易唱。 《劳工记》开篇音乐渔鼓敲打的节奏为:
j=68
XOO XXO x x x X·xXXXXXXx
I I l
XXxX X·X Xx xxxxXXXXX xXxX
I I I I
0X X 0X
,X I I
萍乡渔鼓说唱还有一个流派,那就是湘东区老艺人陈光国独创的。上世纪六十年代陈光国
吸取外来艺人用渔鼓卖唱这一演唱形式,充分发挥萍乡地方音乐和地方语言的特点,编创了一
种边说边唱、说唱结合的渔鼓艺术,俗称“陈氏渔鼓”。它唱词不受字数的限制,可多可少,
69
第i桶l}1国曲艺高峰(柯桥)论坛
句子可长可短,但要求押韵,或一段押一韵或两段两句押一个韵,而语言则要求通俗、生动、
形象,有生活气息。“陈氏渔鼓”只适合一人演唱,也可自拉自唱。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渔鼓艺
人还有白竺乡陈春生,大路里彭三胡子等。
渔鼓艺人手抱的竹筒,既当击鼓乐器又兼表演道具使用。艺人左手抱两尺长口径6厘米左右
的竹筒,筒口铺上蛤蟆皮或兽皮为鼓膜,左手抱竹筒敲板,右手击鼓,打出有节奏的鼓板声,
旧时艺人连说带唱地讲演故事,题材多为佛、道中的善恶因果之类的民间唱本,也有《今古传
奇》和《三言两拍》中的故事。此外,还编演当地民间传奇的神话故事,或劝孝扬善的俚语村
言。其自编自唱的曲目有: 《董永卖身葬父》、《辛婆佬喊天》、《算命合婚》等。旧时,盲
艺人以此为职业,是谋生方式之一。
萍乡渔鼓说唱最具代表性的萍乡音调为民族五声调式的宫调式和微调式,说唱时准确的抓
住了萍乡方言的发声特点。
5 5 3 3 l 2·321 5·556 1 2 21
J I l I f
35 32 l 2 1 6 55551 65 32 1 ·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