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系统频响分析的工程应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代鹏飞 司庆九徐发扬 齐洋郭丽 (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401120)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对某车在试车场进行疲劳试验时出现消声器开裂的问题,建立考虑动力总成的 运用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的某阶振动频率与该排气系统的固有 频率发生耦合,引起了共振,通过改变该排气系统的局部结构等措施,从而改变排气管的固有频率, 降低了振动,经过样车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排气系统 振动 频率响应 优化设计 0引言 汽车排气系统作为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振动问题在行业中得到了广 泛的重视,其可靠性设计也非常重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气系统的激励主要来自两个方 面:发动机的振动激励和由车身传递的路面激励;一方面发动机的扭矩振动将激起排气系统 的部分模态,通过吊耳传递到车身底板;另一方面路面激励通过车轮经由车身底板、吊耳挂 钩等传递给排气系统“3。 图1消声器断裂位置 某四缸汽油机样车路试时,在进行日常检查中,发现消声器与排气管结合处断裂(如图 1);本文通过频响分析判断危险频率点,再进行振动响应分析,并与试验相结合,对该排气 管开裂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的优化建议。 1有限元建立与频晌设置 建立了整个排气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的设置,约束条件以及分析工况的建立, 并用Nastran进行振动频响分析。 1.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将动力总成简化为刚性体,对质心赋予质量属性和转动惯量属性口1,用Hypermesh软件建 立有限元模型,包括消声器筒体内部数据以及与之连接的排气歧管;其中,模型以壳单元为 主,所有壳单元赋实际部件厚度:法兰盘和挂钩简化为实体单元;三元催化器内部结构简化 为质量单元和RBE2单元,集中质量分布在几何中心b叫3;球铰和吊耳简化为弹簧单元和RBE2 单元,焊缝用实体模拟,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 图2有限元模型示意图 1.2材料与属性 计算中所使用的管件材料参数如下:前管总成管道为SUH409(由48.1.5),其他管道为 SUH409(中42.1.5),总长约3500mm(不包括筒体内的穿孔管)。 SUH409的材料参数: 弹性模量:201GPa 材料密度:7.75e-9t/mm3 泊松比:0.3 长度单位:mm 1.3频响分析设置 在排气歧管端对系统加强迫运动模拟发动机振动激励,进行频响分析和振动应力分析; 频响分析结果可以显示出系统的关键频率点,振动应力分析可以找到系统的危险位置及所受 振动应力情况;分析中添加了结构阻尼和模态阻尼,频响计算范围20Hz~240Hz。 其中,约束激励点和吊耳弹簧的自由端,吊耳弹簧刚度设置为吊耳的实测动刚度。 2计算结果 图3,前消的焊缝位置应力不满足要求,其余各模态点对应的应力都能满足要求;由频响结 果进行初步评估,该问题为共振问题。 1 36 表1计算结果 模态值(Hz) 20.16 23.47 33.33 66.61 92.4 160.3 l83.7 216.3 227.1 70.43 45.65 12.46 19.56 18.07 12.86 41.51 I受力结果(MPa) 28.96眨5.6多 振动应力云图: 图3振动应力分析结果 3优化设计 3.1优化方案 通过对振动计算结果的分析,前消关键模态振型主要表现为上下弯折;为使排气系统减 振,应改变其固有频率晦3,考虑到排气系统为成型产品,因此,考虑在前消两端加加强筋(如 图4),采用局部加强的措施来避免排气管发生共振。 优化后,排气系统的固有频率有所改变,使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振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毛圈__|蓉==%篇∞丰二’二篓j:≥扩一…:=::。“jmjj=:::=::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