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四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第九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
暨20i3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从292例SLE住院患者临床诊疗分析探讨中医药干预策略
夏婕‘,袁娟娜2,吴元胜2,张冰2,梁碧欣2
(1.湖南省长沙市中医院: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干预策略;回顾性;住院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疫病,以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为特点,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中医学将其分属于“阴阳毒”、“红蝴
蝶疮”、“日晒疮”、“温毒发斑”、“丹疹”等范畴。虽然病因病机尚无』。。泛共识.但中医对本
病的治疗确有悠久的历史。发扬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吲在SLE防治领域的特点,在SLE
病情进展、较危重或疑难的相对复杂情况下,如何充分地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作用,是值得我们研究
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近五年共292例SLE住院患者
的电子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探讨现阶段中医药二F预治疗的经验性策略,与同道共鉴,
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l资料与方法
的诊断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学会修订的SLE分类诊断标准…,并排除合并硬皮病、皮肌炎、多发
性肌炎、类风湿性关’17炎、干燥综合征等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未分化结缔组织
病、混合结缔组织病或药物性狼疮。
1.2研究方法;M定病例信息采集表,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人院诊断、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治疗类别、中医证侯、舌脉象、治疗用药、疾病转归等,总结相关临床经验,
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1.分为缓
解、好转、无效、死亡及自动m院五种转归。
1.4数据处理使用|:xt!el工作表进行数据的录人与编码、数据库结构的编写修改以及数据的校对与
维护;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转人,生成数据库文件并锁定,备份供统计分析用。
2结果
岁53例(占1
l~5年者78例(占26.72%),5年者69例。
6例,尿浊6例,蝶疮流注5例,另有诊断为喘证、腹痛、尿血、葡萄疫、口晒疮、颤震、神昏、
肺热病、黄劳、血证等。
227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四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第九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
暨2013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3住院时间及费用292例患者平均住院u,lfBq为17.04d(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2350.7t00元(见
t1(=m院患者占用总床El数/
表1)。经统计学分析,平均住院13由2006年19.55d到2010年14.84
同期m院人数)有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而各年住院费用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表l2006~2010年患者住院时间与费用比较
2.4舌脉象舌质频次排名前4位的依次为:红、淡暗、暗红、淡红;另有舌质淡17例,淡胖6例,
边尖红4例,绛红2例,暗l例。舌苔频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黄腻(黄厚腻)、黄(薄黄)、白
腻(白厚腻)、白(薄白)、少;另有花剥苔、黄白腻苔、黄燥苔、黑苔、腐苔等。脉象频次排名前
5位的依次为:细、弦、数、沉、滑;其中包括细数5l例,弦细46例,沉细42例,细脉34例。(见
表2)
表2舌脉象频次统计
2.5病性及症侯分型292例患者中病性属实者21例,属虚者16例,余均为虚实夹杂255例(占
87.33%);虚证中以气虚、阴虚为主,实证多见湿、瘀、热阻(见表3)。
表3病性频次统计
人院主证多见气阴两虚、脾肾亏虚(包含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虚内热、月十肾阴虚、热毒
炽盛,其他证侯包括肺脾气虚、脾虚湿瘀、风湿热痹、风水相搏、阴虚火旺、阳明血热等;I-t-I院主
证以气阴两虚证略有增加,其余证型较人院无明显变化。兼证多见湿、瘀、热、毒、浊内阻而辨为
湿热瘀阻、湿浊内阻、水湿瘀阻等。
228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四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第九届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呼吸衰竭ppt(共40张PPT).pptx VIP
- 7.1《风景谈》课件(共4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QXT3传感器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病理科医疗质量自查表.docx VIP
- 菲亚特博悦说明书.docx VIP
- 2014-6-30电力变电站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围墙、防火墙.pdf VIP
-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VIP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教学大纲.docx VIP
- 2025青海公司所属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面向华电系统内外招聘18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