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第 1期 才 论 No.1,2015
(总第249期) THE NORTHERN FORUM TotalNo.249
文学批评理论的双重话语
— — 基于问题意识的再审
王 丹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作为文学研究的当代知识范型,批评理论在对传统文论的超越 中,逐步形成了自己阐释文
学的基本思路。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论形态却往往从审美关系论域出发,以批评模式对它进行诠释和界说。
由此,忽视了贯穿于其中的问题意识与文学研究理论构成之间的对应关联 ,淡化乃至消解了批评理论的双
重性质。正视并阐明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话语构成和理论视域,对于当代 中国文论更新观念形貌、介入本
土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学批评;问题意识 ;审美;双重话语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O1—0053—05
Doublediscoursein thecriticaltheories
·--—-— ·— -——— - A review basedontheproblem awareness
WANG Dall
(CollegeofLiberalArts,XinyangNormalUniversity,Xinyang464000,China)
Abstract:InthetranscendentM architectureoftraditionalliterarytheory-astheknowledgeparadigm ofcontemporaryliterary
studies-criticaltheorygraduallyformeditsownthinkingandinterpretationofliterarycriticism thoery thebasictrainofthought.Since
thenew era。ChineseLiteraryTheory isoftendomainstartingfrom theaestheticrelationshiptocriticizemodeofrtheinterpretation.
Thus。ignoringthecorrespondingassociationthroughouttheproblem consciousnessandliteraturetheory-whichfomr edbetween。de·
salinationanddigestioncriticism doublediscoursethoery andtheirinternalrelations.Therefore,facena dclarifytheliterarycriticism
discoursetheory constitutesthetheoretical chraacteristicsofsight,updateknowledgeofrChineseliterarytheory concepts-intervention
localliteraryhas impo~na tsignificance.
Keywords:Problem awareness;aesthetic;politics;language
从新时期伊始,伴随着对机械反映论、文学 重彰显 自身是 “一种文本的政治学,力图揭示
从属论等庸俗文学观的深刻反思,中国的文论研 文本所隐藏 的文化权力关系”[1 ’,与关注
究就 日趋要求淡化,乃至去 除理论话语 中的 “有意味的形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