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奴役——论《家园》中的黑人阶级分化主题.pdfVIP

隐形的奴役——论《家园》中的黑人阶级分化主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形的奴役 论 《家园》中的黑人阶级分化主题 0徐淑丽[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 青岛 26607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摘 要:在托尼,莫里森的小说 《家园》中,除主人公弗兰克历尽艰辛寻找精神家园之外,还隐含了弗兰克的继祖母丽 诺尔因财产造成的阶级差别而脱离黑人 民众、失却精神家园的主题。这两个并行的主题交织在一起 ,反映出黑人民族 在经济发展、阶层分化过程中出现的痛苦和困惑。小说表明底层黑人只有融入到本民族劳动人民群体中从民族文化 根基中汲取力量才能获得精神救赎;同时小说也探讨了黑人中产阶级在经济地位上升之后应如何处理与底层黑人的 关系、如伺在整个社会中获得身份认同与归属感这样一个时代主题 。 关键词:阶级分化 救赎 财产 黑人 家《园》 引言 优秀的作家总是 以比常人更加敏锐的 目光洞察人们 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伤痛,然后见微知著,从这些隐藏在人 们内心幽暗角落里的情感来洞察社会万象。美国当代女作家托尼 ·莫里森便是这样一位作家。她善于描写她所熟 悉的黑人同胞的生活,包括他们的历史、文化,还有在社会发展中遭遇到的不公与迷惘。没有人会质疑莫里森对黑 人同胞的深厚情感,但不管多么哀伤的故事她都平静如常地轻轻诉说,把撕心裂肺的痛苦、令人窒息的沉重以及 对社会问题的反思留给读者去慢慢体会。在2012年出版的小说 家《园》中,莫里森继续保持了这种叙事风格,在凝 练的故事里展现了主人公弗兰克 ·莫尼和妹妹希内心成长的艰辛历程 。喜欢细读文本的读者也许会发现,小说中还 隐藏了另外一条主线,那就是伴随着弗兰克兄妹的成长,弗兰克富有而悭吝的继祖母丽诺尔逐渐走向身心委顿。 尽管文学批评应该尽量避免将作品内容 “直接联系到阶级斗争或经济”①的庸俗马克思主义范式,但是倘若对小说 产生的特定历史语境缺乏足够的认识.便很难真正理解小说的丰富内涵。正如弗雷德里克 詹·姆逊所说,文学是一 种 “社会象征行为”②,是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因此对 《家园》中丽诺尔的社会阶层分析,不但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而 深刻地理解小说内容,也能帮助读者理解背后隐含的阶级冲突等多重社会意义。 一 、 困境 · 在 《家园》中,莫里森沿用了其代表作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模式,即杨仁敬教授所概括的 “没有线性展开情 节,而是把不同时间、地点组合交织在一起,在现在与过去之间自由穿梭”③。作者在全书十四个章节中将全知视角 叙事与不同人物的有限视角叙事相穿插 ,各种不同的叙事又常常被作者解构,从而成为不可靠叙事。弗兰克 自述 时甚至直接 向作者发话:“把这些写下来吧,为什么不写呢?” 小说后半部分,弗兰克提醒作者他在前面的叙述 中撒了谎,“你可以这么接着写,但我觉得你应该知道真相”⑤。这种 自我解构式的叙事使得人物 自己的叙述和作者 的叙述都失去了可信度,小说叙事变得错综复杂。正因如此,在阅读小说时读者不但对人物 自述需要进行审慎的 判断,对作者关于丽诺尔的叙述也有必要保持适当的怀疑。 小说通过作者叙述和主人公弗兰克的自述将丽诺尔刻画成一个 自私孤傲、面 目可憎的形象,却没有给丽诺尔 一 个通过 自我叙述而申辩的机会。这种语言的暴力强加在丽诺尔身上,使她成为 《简 ·爱》中阁楼上的疯女人一样 没有话语权的弱者和被众人排斥的 “他者”。弗兰克只记得丽诺尔对他们兄妹的冷漠,却没有因她忍受着种种不便 接纳无家可归的弗兰克一家而有丝毫感激 。丽诺尔年迈 中风后生活不便,丈夫敷衍塞责,弗兰克兄妹也与她形同 陌路。丽诺尔同 《宠儿》中的祖母贝比 ·沙格斯一样孤傲地 同命运对抗,但最终败下阵来。倘若透过表层叙述对丽诺 尔的心理进行深入剖析,读者就会发现丽诺尔远非一个 自私 、刻薄而冷漠的扁平人物,她也是一个像弗兰克兄妹 一 样经历着灵魂流离之苦的弱者。 . 在故事发生的佐治亚州莲花镇,弗兰克等年轻人不堪忍受生活的重压,选择了逃离。弗兰克借参军离开了家 乡,退伍后因为在朝鲜战争中造成的心灵创伤而精神颓废 ,具有以暴力宣泄痛苦的倾向。后来弗兰克为了救妹妹 希而回到家乡,受到黑人同胞的帮助和妹妹的启发,最终获得了精神上的救赎。丽诺尔对生活同样不堪忍受,却无 力摆脱。年轻人渴望逃离莲花镇,丽诺尔却是在经商致富的前夫被谋杀后躲避到莲花镇的。为了避免独 自生活带 MASTERPIECESREVIEW 日 q H 来的财产风险,她再次嫁人,不料第二任丈夫的五个亲 人贫富分化造成的阶级冲突等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