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系统治疗变应性鼻炎
方敏1 陈隆晖2
l,泸州医学院04级中西医临床耳鼻咽喉方向;2、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非特异性治疗;穴位注射;
随着化工行业及交通工具的发展,空气的质量日益下降,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也与日俱增。
一般患者在病情严重时,自行服用抗组胺药物,不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症状在短时间内反
复出现。近年来,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西医方法主要分为非特异性治疗与特异性治疗,前者有
口服药物,鼻腔点药,穴位注射,降低鼻黏膜敏感性,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治疗;后者包括避
免接触变应原及全身脱敏疗法。待急性症状得到控制后,予以中医辨证治疗。
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实践与思考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毋桂花
变应性鼻炎(AR)是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属中医“鼻鼽”范畴。
AR患者是以鼻过敏症状,如鼻痒、鼻塞、鼻涕、喷嚏不断等为特征性表现,同时伴有全身
精神和形体一系列临床症状。并且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鼻窦炎、鼻息肉、哮喘、中耳炎
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随着社会工业化的进展和现代生
活方式的改变,AR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是全球性的。
l中、西医对AR的治疗现状
2对AR的治疗实践
3对AR临床实践的思考
4结论与启示: 结论有4点:(1)AR属于外感病,治疗以祛邪为先:(2)六经辨证和脏
腑辨证是两套独立的辨证体系,临床宜择宜而从;(3)专病专方专药治疗只应作为辨证论治
的补充:(4)中、西药合用弊多利少。启示只有一点,就是开展中医临床、提高中医疗效
的最佳捷径,应该是以地道的中医理法方药为主体。
中医药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初探
南京市r}I医院210001郭小红
中医辨证论证如下:
(1)温肺散寒法
适用于肺寒饮犯型 证见阵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遇风冷必发,发则喷嚏频作不
已。检查可见鼻粘膜淡白或灰暗l、水肿,鼻道可见水样分泌物。恶寒怕冷,面色淡白,舌
质淡,苔薄白,脉细紧。风寒束肺,邪正相争,肺失清肃,气不摄津,津液敷布失调所致。
肺寒饮犯型治拟温肺散寒,化饮止流。方药多用温肺止流丹合小青龙汤加减。常用药物有:
麻黄、细辛、桂枝、干姜、荆芥、防风、党参,黄芪、蝉衣等。其中麻黄、细辛、桂枝、于
姜发表温理,驱散寒邪,助通鼻窍,黄芪、党参健脾益气而温补肺气;蝉衣祛风止瘁。
(2)益肺固表法
适用于肺气亏虚型 证见阵发性鼻痒,喷嚏,清涕如水,早晚易发。检查可见鼻枯
膜淡、水肿。恶风怕冷,气短懒占,面色不华,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缓弱。肺气亏虚,卫
气不固,腠理疏松,风寒异气乘虚而入,邪正相争,肺失宣降,津液失固所致。肺气亏虚型
108
治拟补益肺气,实卫固表。方药多用玉屏风散合温肺止流丹加减。常用药物有:生黄芪、防
风、白术、荆芥、党参、坷子肉、细辛、桂枝、干姜等。其中黄芪、白术补肺气固表,荆芥、
防风、细辛、桂枝、干姜温肺书风祛寒通窍,党参、坷子肉补肺敛气收涕。
(3)健脾升阳法
适用于脾气虚弱、清阳不升型 证见:多见儿童,阵发性鼻瘁,喷嚏,流清涕,鼻
塞、鼻胀明显。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肿胀明显,成人者中鼻甲或呈息肉样变。面色无华、
消瘦,头昏头重,四肢困倦,纳差,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濡弱。小儿脏腑娇嫩,
先天脾胃不足,气血精微生化乏源,运化失职,土不生金,肺气亦亏、清阳不升故出现上述
症状。脾气虚弱型治拟健脾益气,升阳固表。方药多用参苓自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
药物有:生黄芪、党参、白术、淮山药、砂仁、苡仁、乌梅、升麻、柴胡、细辛、泽泻等。
其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淮山药健脾补肺、益气固表;、升麻、柴胡升举重清阳以降浊
邪;乌梅敛肺涩津;细辛、泽泻助散寒除湿通窍。
(4)固肾纳气法
适用于肾阳亏虚型 证见阵发性鼻痒,喷嚏,清涕长流,量多如注,喷嚏频作、连
连不已。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紫暗、水肿,鼻道有水样分泌物。伴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项
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繁。舌质淡,苔白湿润,脉沉细无力。肾为元阳之府,元阳无火,
阴寒内生,温煦生化失能,津失摄纳走泄所致。肾阳亏虚型治拟温补肾阳,固肾纳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