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多情客游记》中的“游记”特色.docVIP

浅论《多情客游记》中的“游记”特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多情客游记》中的“游记”特色   作者简介:赵丽蓉(1986.12-),女,四川广元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教师,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   摘要:劳伦斯?斯特恩是18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代表作《多情客游记》与此前的成名作《项狄传》,共同奠定了斯特恩在英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针对《多情客游记》这部作品,本论文主要以“游记”这一词为入口,通过文本细读、对比同时代作家的创作来分析斯特恩笔下的旅行生活与一般的游记文学有何不同。   关键词:劳伦斯?斯特恩 《多情客游记》 游记 旅行生活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在18世纪,为了享乐或健康到欧洲大陆去旅行,这在英国知识阶层和富裕人家中渐渐成为了一种热潮。同时,当时的图书市场也充分地迎合了这种趋势,游记与导游手册在当时成为出版产业的主要部分。事实上,到欧洲大陆的旅行,早在18世纪之前就已出现。最初,大陆旅行(即欧洲旅行)主要是英国贵族阶层和中产阶级中一种文化精英意识的体现。随着旅行热潮的到来以及旅行文学的流行,人们的情感体验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种理念,而更多开始转向了主体自身。   一   卞昭慈在《天路?人路:英国近代文学与基督教思想》一书中曾有专章评述过斯特恩的《多情客游记》,他高度赞赏了这部小说。卞昭慈认为,斯特恩是“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一个勇于冲破传统束缚的人,一个敢于把自己心灵深处、大脑皮层上每一个皱折上的快速流动都坦诚地披露出来的人。”[1](120) 笔者比较认同卞昭慈对该小说的解读,与其说《多情客游记》没有逻辑结构,不如理解它有一个完整的情感结构。针对该小说无逻辑结构,熟悉斯特恩作品的作者自会知道,这主要是相对传统小说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脉络清晰的叙事策略而言。就它包含“完整的情感结构”来看,它主要基于整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感情基调,一种浓烈的人文情怀。显而易见的是,这个完整的情感结构是以“游记”这一载体作为叙述框架的。从作品的表面上看,其文章写作构思、行文笔法看似毫无逻辑性可言,让很多读者会有读不下去的感觉。然而,作品中却有一股情感热潮和人性关怀在暗自涌动。对于急于想读个好故事的人来讲,选择斯特恩的作品本来就不是一个明智之举。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这部游记体文学作品,同样适用于斯特恩的其它作品,包括那部曾引起轩然大波的《项狄传》。   “混乱”是大部分研究者和读过《项狄传》的读者对它的认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小说所述内容与小说标题之间实在是没多大联系。读过斯特恩这部作品的读者都很清楚,小说中所讲述的大多是主人公的父亲、叔父以及其他人等,关于主人公的却是少之又少。全书写到快一半的时候,主人公项狄才出生,他在后一半的文章中发言也极少,而这一部书却是关于“绅士特里斯舛?项狄之生平与见解”。斯特恩在小说中安排了大量的插话,这些插话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断故事的进行,使得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把握也变得断断续续。不过,这正是斯特恩小说创作刻意为之的,“我的作品是东拉西扯的,它也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是在同时进行的”。这种打岔和跑题也是《多情客游记》的一大特点,正如前文提到的,很多人都认为这部小说没有一个好的逻辑结构,这在小说中主要体现为作者总是东拉西扯,在此处写上几句又很快跳到另一处,故事并非呈线性发展。例如,在该小说中,约里克拒绝向那位方济各修会的穷修士施舍,修士走后,主人公开始自责,并在单座马车上开始写游记的前言。另一个片段,写到约里克因自己匆匆上路到法国而没有通行证陷入窘境时,他原本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因为看到那只笼中鸟,因而想象了被囚禁之后各种各样的痛苦,并最终决定办理通行证。在这里,约里克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作者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的确和《尤利西斯》的风格有几分相似。《项狄传》中的那位母亲一听到给钟上发条,另外的事情就会趁势钻进她的脑袋。事实上,斯特恩的这种写作方式受到洛克思想的影响,他在作品中也多次提到“睿智的洛克”。②   在《多情客游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斯特恩以天马行空般的笔法,记述了主人公在法国旅行的路上遇到的人物素描以及主人公自己突发的哲学思考。在斯特恩笔下的世界里,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与悲伤,同时也感受到作者赋予其温和、幽默的笔调,并惊叹他那无与伦比的天才般的感知能力。   小说中,作者是要借助旅行这一形式来试图表现主人公或是作者本人的见解和感受,“情感”的不断呈现是理解小说的关键所在。这样一来,挑剔的读者便不再要求斯特恩也在作品中很明显地就表现出类似《鲁滨逊漂流记》那般的奇特冒险经历,或是《格列佛游记》中的辛辣讽刺。西方学者认为,旅行在小说中作为一种结构的使用,对斯特恩是极有效用的,因为它提供了大量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