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秦岭天水地区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pdf
第 42卷第 1期 中 国 地 质 、白1.42.NO.1
2015年2月 GE0L0GYIN CHINA Feb.,2015
魏博,裴先治,刘成军,等.西秦岭天水地区新阳一元龙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15,42(1):51—70.
WeiBo,PeiXianzhi,LiuChengjtm,eta1.StructuraldeformationofXinyang—YuanlongductileshearzoneinTianshuiarea,WesternQinling
Mountains,anditsgeologicalsignificance[J].GeologyinChina,2015,42(1):51~7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西秦岭天水地区新阳一元龙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
征及其地质意义
魏 博 裴先治 刘成军 裴 磊。李瑞保 李佐臣1,2陈有
胥晓春 刘图杰 王元元 任厚州 陈伟男
(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提要:西秦岭北缘新阳一元龙韧性剪切带作为西秦岭造山带与北祁连造山带之间的区域韧性构造边界,带内构造样
式复杂多样,多期构造叠加,不同部位韧性变形强度不同,兼具左行、右行剪切特征,但以右行为主,宏观构造显示由
NNE向SSW斜向逆冲特征 ,且多被后期构造改造。EBSD组构分析结果显示 ,石英C轴优选方位指示非共轴变形,
显示明显的中温柱面a一中低温菱面一低温底面组构的右行剪切及不太明显的低温底面组构(偶见中低温组构)左
行剪切特征;方解石c轴组构显示e双晶滑移与rl平移滑动,兼具左行、右行剪切特征。组构特征反映该剪切带可能
经历了中温一中低温—低温、以右行韧性走滑为主并曾出现过左行逆冲的复杂变形过程,综合分析推断该韧性剪切
带经历了低绿片岩相一高绿片岩相一低角闪岩相韧性变形环境。区域对比分析认为,新阳一元龙韧性剪切带响应
古生代构造演化的构造变形记录主要为2期 :一是志留纪天水一武山洋闭合导致大规模NNE—SSW 向的陆一弧或
陆一陆碰撞逆冲造成的左行逆冲剪切变形 ;二是晚泥盆世一早石炭世秦祁结合部位强烈的大规模右行走滑拼贴运
动形成的右行剪切变形和反 “s”构造样式。
关 键 词: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EBSD组构分析;变形温压环境;秦祁结合部位
中图分类号:P5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o00—3657(2015)01—0051—20
StructuraldeformationofXinyang——‘YuanlongductileshearzoneinTianshui
area,WesternQinlingMountains,anditsgeologicalsignificance
WEIBo,PEIXian—zhi一,LIUCheng-jur/,PEILei,LIRui—bao一,
LIZuo-chen一,CHENYou—xin,XUXiao—chun,LIUTu-jie,
WANGYuan—yuan,REN Hou—zhou,CHEN Wei—nan
f1.SchoolofEarthScienceandResources,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54,Shaanxi,China;2.KeyLaboratoryofWestern
收稿 日期:2014—07-01;改回日期:2014-11—28
基金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40972136、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 目(20110205110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 目(CHD2011TD020,2013G1271091,2013G127109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