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与评价 2014年第7期 当代教育科学
老子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 谭敏达 闰思瑾
摘 要 :以老子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学派之 “无为”的社会治理方式既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
政 治智慧,其根本在 于实现社会教化 :一方面,“无为”之道要求为政之人循 自然之道教化 万民,维持
其 自然之性 ,保持社会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 ,“无为”之所以 “无不为”,乃是为政之人以其表率作用实
现教化 。老子的社会治理思想启发学校管理者在工作 中要避免 “追求显绩”的急功近利心态,具有 “兼
容并包”的呵护个性雅量,具备 “辅助万物”的顺应 自然智慧。练就 “以己为教”的化民成俗境界。
关键词:教化;无为;有为;学校管理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渴望用其思想感召天 属性。故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
下以达治世,而春秋显学之一的道家 ,却选择以遁世 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来回应乱世。绝非老子无 “南面之术”的思想,盖因其 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事物的
外王之道亦本于道。固日:“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 美与恶,善与不善,都是事物所固有的属性,一者的存
能守之,万物将 自化。” 无为”是道家政治智慧的核 在以其相对面为基础。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 “去恶扬
心,“无为而治”思想辩证而深刻 。所蕴含的管理策略 善”.因为这一行为的最终结果是 “善恶”意义的消亡。
与智慧对完善当下的社会治理有借鉴价值,具体到教 基于这种思想反观政治,绝大多数社会治理的实质是
育领域,这种社会治理思想对学校管理者也有诸多启 以特定的治理行为消除问题的表现 ,而 问题往往正是
发。 治理的相对面 ,消除对立面的行为非但无法彻底根绝
一 、 “无为”之道与社会教化 问题反而可能因为这种智谋或手段制造更多的问题 。
何为 “无为”之道?单从字面意思来看,“道”亦指 况且 。政治生态 中每一个事物又处在无尽的联系之
“道路”,不仅为天地运行之轨,亦是人王治国之道。在 中,而对于这种联系的认识又是难 以穷尽的。既然如
理想政治中,侯王循道而治国,百姓从道而生活,社会 此,针对某一问题的智谋和手段 ,势必会有意或无意
因道而得治。在这样的情境下,道将政治与自然紧密 地破坏被意识到或未被意识到的联系,从而引发更多
结合,因势利导以实现大治。《老子》阐释 ,“道”为天地 的问题。如此一来,本应实现社会治理的 “有为”,反而
万物之主宰,不仅先天地生 ,而且永恒存在 ,运行不 造就了更多对于 “有为”的需要 ,恰如为保卫 “和平与
已。道并非人类或社会发展的轨迹,而是天地万物运 人权”而输出军火和战争的悖论。有鉴于此,老子主张
行之常,道覆载万物、变化无穷的基础则来 自于自然,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无为”之于社会治理即要
正因为道法自然才能够运行不息。 人“不违地以全其 求管理者少一些违反自然规律的强制作为,少一些头
生,地不违天以全其载,天不违道以全其覆,道不违 自 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简单作为 。而要辨证施治、综合治
然以全其化”。团 理 。唯有如此 “无为”,才能避免引发更多对于 “有为”
《老子》由 “道”而来的政治思想就表现在 “无为” 的需要 。
之中。老子的 “无为”中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他认为 “无为”对于老子而言不仅是政治治理的核心思
天下万物正是因其具有的相反面而为人所熟识,一旦 想,更是一种于国于民的存善达道之道。以 “无为”行
失去了这种相反面 .事物也就失去了自己为人熟知的 不言之教以教化万民也是其思想之精髓 。如前所言,
谭敏达 /:It;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 闰思瑾 /:iv,京邮电大学毕业生
l_ _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第7期 管理与评价
政治生态或社会整体 ,因其所载之物的联系而成为天 物 自然发展,而不盲目施加干涉 。万物通过 自由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ppt VIP
- GB_T 28627—2023《抹灰石膏》标准解读.pdf VIP
- 2024年清远市纪委市监委纪律审查管理中心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宗教知识讲座课件.pptx
-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2025年单独招生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上学期水平一全套优秀教案教案.doc VIP
- 乡村振兴新篇章-农业经济与农村可持续发展.pptx VIP
- 全面解读学习2023新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PPT课件.pptx VIP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06章生物氧化 -医学课件.ppt VIP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学习解读课件(新修订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