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在中风病预防中应用--针灸配合耳尖放血预防中风.pdfVIP

中医治未病在中风病预防中应用--针灸配合耳尖放血预防中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 中医治未病在中风病预防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耳尖放血预防中风 长沙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徐波 熊健 1.预防中风的思路 中医理论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而产生的风、火、痰、瘀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 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多见于中老 年人群,有年轻化趋势,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两季多发,气候突然交变之时为甚。具有发 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为特点的病症。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该 病的年发病率为94.07/10万,每年有近100万人死于该病。中风已成为居诸病之首的危及 人类健康的疾病。 中风是针灸科的常见病,笔者通过在针灸科的工作中发现,该病大部分发病之前有先兆 症状,除性别、种族、遗传等因素不可人为干预外,其它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危 险因素只要积极的干预,就会大大降低的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临床研究证明中风在 发作前短则几分钟、数天:长则个把月前都会有各种先兆性的信号出现。常见的有:感觉单 眼或双眼视物模糊不清,眼花,眼前发黑,眼眶及眼球憋胀痛疼,流眼泪,眼眶及前额有异 常不适感觉(需排除鼻部病变),偶有不明原因的出汗或汗出减少等;或觉一侧偏头痛(原有 头痛性质突然发生改变由阵发变为持续;程度加重剧烈欲破,服用止痛药效果不明显),记忆 力突然下降,嗜睡但一叫即醒,每天总觉睡眠不足,半身麻木、无力,时而流口水,舌头发 硬发麻,吐字不清,突然听力下降或听不懂别人讲话,走路时有跌跤,头重脚轻,原因不明 的流鼻血,血压忽高忽低极不稳定等;或觉项部发硬有落枕感,突然眩晕、恶心、呕吐(呈 喷射样)、呛水、打呃不止,耳鸣等;或觉无原因的思维缓慢,周身出虚汗、心慌、反应迟钝、 行为幼稚、强哭强笑等。 根据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利用针灸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作用能够很好地预 防中风,积极体现中医“治未病”的理论。 2方法 2.1纳入标准: 根据脑中风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先兆:(1)高血压;(2)高血脂症;(3)糖尿病;(4)冠 心病或心房纤颤;(5)有烟酒史;(6)有口服避孕药;(7)一过性头痛;(8)阵发性眩晕:(9) 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10)手握物体时无意中失落;(11)突然失语和写字困难;(12)一时 性吞咽困难或一侧面瘫;(13)一眼突然失明或偏盲。以上各项,前8项按5分计算,后5项 按10分计算,中老年人积分若超过20分,即应进行全面检查,寻找病因和潜在的病理状态, 进行必要的治疗。一般来说,积分越高发生脑中风的危险性较大,若积分在40分以上,更应 积极预防治疗。 2.2操作方法: 2.2.1针刺及灸法: 214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 选取百会、风池,内关,足三里、血海、三阴交。令患者取适宜体位, 常规消毒后足三 里、血海、三阴交,内关均毫针直刺1-5寸,风池向鼻尖直刺1.5寸,百会平刺1寸,施捻 转平补平泻手法各1分钟,并于足三里及百会施以艾灸,留针30分钟后起针。 筮2耳失放血: . 体位: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以坐位为佳。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耳 尖穴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操作步骤:①按摩耳郭:先用手指按 摩耳郭使其充血。②消毒:医者双手消毒后戴上无菌指套或手套后(指套一般只戴接触穴位 的指头即可),先用棉球蘸取碘酊仔细擦拭穴位及其四周,再用酒精棉球擦拭以严格消毒。③ 针刺手法:医者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约l,-一2mm深,随即出 针。④放血: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郭,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出血 量一般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而定。每次放血约5--一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约5毫米直径大 小。疗程:以上针灸每日一次,耳尖放血隔日一次,两耳交替,十天为一疗程。 3.总结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早在唐朝名医 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有灸“百会、大椎、风池、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预防中 风的记载。针灸大成》指出: “……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三四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 麻,良久方解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