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处方用药之探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降失调以吐泻腹痛绕脐为主者用理中汤。又如桂枝汤因 症状的变化而又衍生出随症变分别去芍药和葛根、人参、 生姜、大黄、附子、厚补、杏仁、龙骨、牡蛎等数十种 加减方。由上可知,经方是由辨证而组方的,因症状的 变化而选用药物的。 2 配伍巧妙,组方严谨,剂量精确,剂型恰当,讲究 煎服药法 经方的配伍方法很巧妙,所选药物除常规的相须相 使等七情配伍外,还常用气味功效峻然不同的药物配伍, 如寒热并用(如泻心汤、乌梅丸、干姜芩连汤、栀子干 姜汤、左金丸、交泰丸等);升降并用 (如麦门冬汤、大 半夏汤、吴茱萸汤、橘皮竹茹汤、旋复代赭汤);散敛并 用 (桂枝汤、小青龙汤、苓甘无味姜辛汤、射干麻黄汤、 厚朴麻黄汤等);润燥并用(附子汤、麦门冬汤);补泻 并用 (白虎人参汤、大黄蛰虫丸、大黄甘遂汤、十枣汤、 鳖甲煎丸等);滋阴与助阳并用(金匮肾气丸、芍药散、 甘草附子汤、炙甘草汤);气血刚柔同治 (桂枝汤、枳实 芍药散)。上述完全相反对立的配伍方法,实际上是阴阳 学说在方剂学中的具体应用,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 阳互根。蕴含着丰富的辨证思想,这种配伍是科学的辨 证法的具体应用。“经方”结构又是极为严谨的,用药十 分精当,如桂枝汤仅五味药,方中有升有降,有散有收, 有动有静,刚柔相济,于解表中寓敛汗之意,和营中有 调卫之功。经方配伍的严谨性使最贴切病情,如附子汤 中有大补辛热的姜附,有配伍酸敛的芍药,达到益气温 阳,但又无温燥浮热之弊。清气分大热的白虎汤,石膏 之母辛甘大寒,配伍粳米、甘草,使甘润存津,凉而不 凝。经方对方中药物剂量及各药之间的配伍比例要求极 严,如小承气汤、厚补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同由大黄、 枳实、厚朴组成,但因其方各药剂量不同而主治有异。 小半夏汤与生姜半夏汤也是由半夏生姜剂量的变化,其 主治证候也随之改变。麻黄、桂枝、甘草的比例在麻黄 汤中为3 :2 :1,在大青龙汤中为6:2 :2 ,麻杏石甘汤 中麻黄、甘草、石膏的比例为4 :2 :8,由此可见,大青 龙汤麻黄用量最大,又配伍清里的石膏(麻膏之比为3 : 5 ),故发汗较峻,解表清里并施。麻黄汤中麻黄用量最 轻,无里热不配石膏,配伍辛温的桂枝治太阳伤寒症, 麻杏石甘汤中石膏是麻黄的2倍,重在宣泄肺热,发汗之 力较缓。 3 祛邪扶正,重视固本 “经方”重视祛邪,更不忘扶正固本,因“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病多虚实夹杂,故祛邪扶正,邪正兼顾,更 能切中病情。如人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干姜黄芩黄 连人参汤、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等既有清热或软坚, 活血药以祛邪,同时又有人参、芍药、阿胶、甘草等益 气养血生精以扶正固本。小青龙汤既有麻、桂、草扶阳, 又有姜夏辛蠲饮。《伤寒论》中用人参的就有22方,用的 最多的首推炙甘草(70方),次为大枣(40方),附子(23 方)。“经方” (特别是伤论)中方剂十分强调阳气在人体 的重要性,故后人评论《伤寒论》时以“扶阳气”三字概 括之。 代赭石近人常重用以降逆止呕,在旋复代赭汤中仅 用微量 (分量较其它药都轻)。因虑其苦寒伤胃,方中又 配伍有人参、大枣、甘草意在温中固本为要。“经方”在 应用时处处讲究固扩正气。如桂枝汤中只取微汗,大承 气汤大便得通即停后服,免伤气液,少阳病禁汗吐下伤 正。立和解方小柴胡汤,太阴病告戒不可下,立理中汤 温中健脾,这些都是祛邪扶正,重视固本的具体措施。 4 整体调节 “经方“不是简单的头痛治头似的对症治疗,它立足 于整体调节。《伤寒论》六经方似乎是保护人体的层层防 线,其解表方总是顺应病势的向外向上的趋势而发泄之, 无犯胃气及下焦,其和解方扶正达邪,病在三阳时总以 驱邪外出为要,防其内陷伤正,当邪在三阴则又重在扶 助正气,尽量减少对机体的损害。如治中焦停饮的”五苓 散“ ,方中不用麻桂解表,不用苓连清里,不用姜夏和胃, 采用苓泽利浊水,又用桂枝通阳气,不仅除水湿于下, 还用苓术固脾气于中,病在上而治下,虽着眼于利水, 实调节于整体。又如太阳阳明合病下利所用的葛根汤, 病在下而取之上使表解里和,下利自止,这也是从整体 调节入手的。前述性味功效互相对立的药物所组成的方 剂都是从整体调节而立方的。 探讨如何正确选用单验秘方 新疆喀什市兵团农三师医院药剂科 (844000 ) 付安新 1 熟悉方药的性能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