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语》所见古方言词的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科学 2010年5月 ISSN1671—9484CN32—1687/G 《蜀语》所见古方言词研究* ——兼论移民与四川方言的关系 向学春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重庆404000 提要移民的迁徙引起语言的分化,语言的分化导致方言的产生,移民与方言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移民史 可以用来解释方言的部分成因,反过来方言也可以为移民史提供佐证。四川是一个有着复杂移民历史的地 区,四川方言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移民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章对《蜀语》中所见古方言词语进行考 察,由此探寻四川方言的来源、性质及其与四川移民史的关系。 关键词《蜀语》古方言词 四川方言移民 中图分类号H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84(2010)03一0317一07 1引言 李实《蜀语》[1]共收录明代四川(遂宁)地区的方言词语563条,忠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四川 方言词汇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蜀语》词汇中有大量来源于古代方言的词语, 其中在明末清初以前的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的古方言词我们一共收集到70条:其中42条见于扬雄《方 言》;4条见于许慎《说文解字》;其余24条散见于其他文献。 2《蜀语》所见古方言词考察 25黟夥[2]——惊叹物多、大等。《方言》卷一:“硕、沈、巨、濯、吁、敦、夏、于,大也……齐宋之郊、楚 魏之际日夥。一《说文·多部》:“躲,齐谓多为躲,从多,果声。又《无部》:“躲,尹恶惊词也,从无硝声。读 若楚人名多夥。’’《广韵·果韵》胡果切:“夥,楚人云多也。”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夥,吴楚发语惊大 之辞,亦见于今。”今四川方言之叹词“哦呵”、“呵皑”、“呵呀、“咆等本此。 37老革革——形容老。“革”本有老义。《方言》卷十:“鳃,干都、苟、革、老也,皆南楚江湘之代语 也。”郭璞注:“皆老者皮色枯瘁之形也。”又“老革”同义连文。《三国志·蜀志·彭蒙传》:“超问蓑日:‘卿 才具秀拔……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蓑日:‘老革荒悖,可复道邪!’《隋书·裴蕴传》:“帝悟日: [定稿日期]2010年3月29日 [收稿日期]2009年8月24日 。感谢《语言科学》匿名评审专家对本文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1]文中所用《蜀语》为黄仁寿、刘家和的《蜀语校注》本,巴蜀书社1990年版。此本以清乾隆李调元辑刊函 海本为底本,并参校了影印丛书集成本与光绪刻本,真实可信。 (2]词目之前的数字为该词在《蜀语》中排列的序号。 317 万方数据 语言科学2010年5月 ‘老革多奸,将贼胁我。”四川方言中重叠作“老革革”,用于指人年老或蔬菜等不嫩;或将“革革”进一步 虚化为形容词词尾,用于表示粗糙、粗壮、不平滑、不流畅、不秀气、不脆嫩等,带贬义色彩。如:蛮革革、 粗革革、麻革革、绵革革、沙革革、涩革革。(毛远明2001) 51姐——母亲的别称。《说文·女部》:“姐,蜀谓母日姐,淮南谓之社。”段玉裁注:“方言也,其字当 蜀人所制。《广韵·马韵》:“羌人呼母,一日慢也。段玉裁日:“羌蜀地接,盖与蜀人语同也。明陈士元 《俚语解》卷一:“蜀人呼母为姐,而呼姊亦日姐。”今四川部分地区仍有称母亲为“姐”。如黔江、广元、广 汉、威远、西昌等地有称母亲为“阿姐”或“老阿姐,营山有称母亲为“哎姐”,万源有称母亲为“歪姐,渠 县有称母亲为“姐姐。崔荣昌(1991)认为“今四川一些地区‘呼母为姐’不是受四JiI官话的影响,也不是 蜀方言的残迹和羌语的影响,而是广东客家人传人四川的。” 56杓——禾穗或麦穗。《说文·禾部》:“杓,禾危穗也。从禾,勺声。”段玉裁注:“危穗,谓颖欲断落 也。《齐民要术》云:‘刈晚则穗折,遇风则收减。’《玉篇》云:‘亦悬物也。’杓同《方言》之上。《方言》日: ‘上,悬也。赵魏之间日上,燕、赵之郊悬物于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