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冰川参数的SAR遥感探测与研究.pdfVIP

青藏高原冰川参数的SAR遥感探测与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4 ·1565 · 青藏高原冰川参数的SAR 遥感探测研究 李 震 周建民 黄 磊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北京 100094 青藏高原冰川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随着全球变暖,冰川变化十分显著冰冻圈范围迅速缩小,带来 了海平面上升等全球重大环境问题。因此,有效获取冰川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由 于青藏高原冰川主要集中于无人区,这些区域的天气状况恶劣,区域气候变化无常,因此这些区域很难 获取到适合的光学遥感数据来对冰川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由于 SAR 具有穿透云层、全天候、部分穿 透性及高分辨率的能力,近年来 SAR 在冰冻圈遥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AR 干涉测量技术(InSAR) 不仅能够生成高精度的 DEM ,而且能够通过重复轨道 SAR 信号的相位差信息和相干性特征来探测地表 覆盖的变化,探测地表形变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同时,利用 SAR 极化信息,根据冰川的散射特性 可提取冰川的雪线、识别和划分冰川表碛物等。 本文针对青藏高原冰川的特点,利用 SAR 遥感技术开展了如下研究:利用 InSAR 技术中的相干系 数信息,根据冰川区的干涉失相干特性,分别对冰川的 ALOS/PASAR 数据进行了干涉处理,根据冰川 区域与周围地物之间的相干特性的差异建立了利用 SAR 干涉失相干特性的提取冰川边界信息的方法。 基于 InSAR 技术,利用采用一对 C 波段的 ERS 的Tandem 数据和一对 L 波段 ALOS/PALSAR 雷达数据 利用两轨法 InSAR 技术提取了山地冰川表面的冰流速度,并根据提取的冰川流速分析了冰川表面冰流 运动的特点。采用三对 L 波段 ALOS/PALSAR 雷达数据基于 DInSAR 技术,利用 DInSAR 提取的相位 信息在冰川表面垂向的分量提取了冰川表面厚度变化,并利用实测数据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精度达到了 厘米级,并根据提取的厚度变化分析了冰川厚度变化的特点。通过长时间序列的 SAR 图像极化特性分 析,确定青藏高原大陆型冰川雪线及冰雪带模式,结合地面观测实验和历史数据,明确 SAR 在不同时 段的瞬时雪线与冰川学中的雪线/平衡线之间的关联,根据冰川表面积雪区在夏季和冬季不同时期独特 的散射特性探测冰川的雪线位置。采用全极化 SAR 数据,分析了冰川表碛物与周边地物之间不同的散 射特性,建立了冰川表碛物探测的方法,实验表明 90 %以上的表碛可以被有效区分出来。研究表明 SAR 遥感技术能够有效探测青藏高原冰川的范围,运动变化和物质平衡等参数。 参考文献 [1] Li Zhen, Huang Lei, Glacier snow line detection on a polarimetric SAR image,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9, pp.584-589, 2012. [2] Zhou Jianmin, Li Zhen, He Xiaobo, Tian Bangsen, Huang Lei, Glacier Thickness Change Mapping Using InSAR Methodology,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11(1), pp.44-48, 2014. [3] Zhou Jianmin, Li Zhen, Guo Wanqin, Estim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velocity field of mountain glaciers in Muztag Ata using satellite SAR dat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DOI:10.1007/S 12665-013-2749-5, 2013. [4] Zhou Jianmin, Li Zhen, Liu Shiyin, Chen Quan, Xie Cho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