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4.20芦山7.0级和5.12汶川7.9级地震深部孕震环境大地电磁探测与研究.pdfVIP

青藏高原东缘4.20芦山7.0级和5.12汶川7.9级地震深部孕震环境大地电磁探测与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4 ·771 · 青藏高原东缘 4.20 芦山 7.0 级和 5.12 汶川 7.9 级地震深部孕震环境 大地电磁探测研究 *1 1 2 1 1 1 1 1 詹 艳 陈小斌 Martyn J. Unsworth 赵国泽 赵凌强 蔡军涛 肖骑彬 杨 皓 1 1 1 1 1 王立凤 乔 亮 韩 冰 程远志 邓 琰 1.国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7 ;2.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地球和空间学院 1.引言 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带中段,2008年5月12 日发生了汶川7.9级大地震后,仅仅相隔5年时 间,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于2013年4月20 日又发生了芦山7.0级地震。 龙门山构造带中段自西向东发育近平行的汶川一茂汶断裂(WMf) 、北川断裂带(BCf)和彭灌断裂 (PGf),以西倾的逆冲作用为主。汶川地震震源深度14-19 km,主破裂在北川断裂带附近的映秀附近, 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都发生了严重的破裂,同震破裂最大垂直和水平位移分别达6.5 m和4.9m,破裂长 度分别达约240-300km和90km1 。但是在汶川地震主震区的西南侧即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却没有发生 破裂和余震分布2 ,而芦山7.0级地震恰恰发生在了龙门山断裂带的西南段。 发生芦山地震的西南段也由三条近平行的主要断裂组成,即耿达— 陇龙断裂(GLf)、五龙断裂(WLf)、 双石—大川断裂(SHDf) 。耿达— 陇龙断裂向东北延伸与汶川一茂汶断裂相接,五龙断裂向北东北延伸与 北川断裂相接,双石—大川断裂向北东可能与彭灌断裂相连,也为西倾的逆断层 3 。芦山地震震后调查 研究表明,芦山 7.0 及地震并未造成地表破裂,推测为盲逆地震 4 。芦山地震余震序列精定位结果显示 5 在平面上沿大川—双石一线展布,长度仅约 35 km 。 汶川地震后,人们一直在关注和争论,为什么在似乎“稳定” 的龙门山构造带会发生汶川 7.9 级强烈 地震?为什么在龙门山构造带西南段没有发生破裂和余震分布?对于前者,所谓“稳定” 的构造现象,主 要表现在,龙门山断裂带的 GPS 位移速率很小(2mm/a)6 ,远小于松潘-甘孜地块南、北两侧边界的玉树 -鲜水河断裂带和东昆仑断裂带,以及龙门山南侧的安宁—则木河断裂带等。对于后者,有人推测,龙 门山构造带中段和西南段可能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构造单元7 ,使得汶川地震没有波及到西南段。 芦山地震后,人们又关心它是汶川地震的余震,还是另一个主震 8 ?它是否是由于汶川地震触发而 发生的 4 ?为何在两次地震的余震区之间仍然存在约 45km 的间隔?发生在同一构造带单元的两次大地 震为何在地表形成了不同的破裂带? 大地电磁方法是探测活动构造带的深部分段结构以及地震区深部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 9,10 。为了揭 示上述问题,中国地震局在芦山地震后启动了相关探测研究工作,将利用大地电磁技术揭示龙门山构造 带西南段以及芦山和汶川地震区的深部结构特征。 2.数据采集、处理和反演 大地电磁探测野外数据采集在 2013 年 5-6 月期间开展。获得了北西—南东方向跨过芦山地震主震 区及其附近地区 6 条剖面共计 175 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数据,见图 1 (左)中的LS1-LS6 剖面。 采用远参考和Robust技术处理了数据 11,12,采用相位张量技术 13 计算得到的 6 条剖面上的大多数 测点的主要频段资料的二维偏离度均小于 0.3,具有二维特性,区域电性走向指向北东—南西方向,与 龙门山构造带的走向基本一致。采用 NLCG 方法 14 对 6 条剖面进行了带地形 TE 和 TM 联合反演 使用 了多个正则化因子(Tau)进行了多次二维反演,采用 L- 曲线方法来分析模型粗燥度和数据拟合 15 。最后 确定的 6 条剖面二维反演结果见图 1 (右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