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4                            ·2869 · 
探测中地壳地球物理性质的新实验途径:1.模拟上中地壳流体-岩石 
                                   相互作用  
                              张荣华*  张雪彤  胡书敏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地球化学动力学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  
  
摘要:本次研究目的:通过相当于上中地壳的温度压力下水岩相互作用实验获得新的数据,说明中地壳 
的地球物理的性质。水和玄武岩类岩石的溶解反应动力学实验在 20~550°C 和 23~34MPa 通过流动反应 
器进行。实验发现在 300~400°C        范围内硅酸盐矿物岩石的硅最容易被水溶解,但在更高温度下岩石的 
硅溶解速率减低。通常认为在中地壳的温度为 300~450°C,在这一温度条件下岩石的硅最易被溶解、淋 
失,硅酸盐矿物(或岩石)结构最容易跨塌,并导致流体流动。这是中地壳经常出现高导低速层的主要 
原因。  
       
    1.序 
    本次研究改变过去基本依赖测量各类干岩石的物理性参数测量解释地壳的地球物理探测参数的方 
法。重点是用实验方法研究含水的地壳岩石性质,提出认识地壳的地球物理探测参数的新实验途径。 
    前提:一般认为我国东部中地壳深度在 10~25KM (或者深度15KM 以下),温度在 300~450℃范围。 
经常在 10~15KM 深度下出现高导层,而且地震的震中多出现在高导层顶部。西藏中北部地区、中欧、 
新西兰、北美等地都在中地壳出现高导层(滕吉文 和 熊绍柏,1983;                       国家地震局地学断面编委会, 
1992)。国际通常说法是那里有流动流体,水平断裂。在大陆碰撞时时常有水平断裂和流体流动同时发 
生,流体流动与压力减低有关。有人解释高导层为部分熔融,或通道流体(Channel flow)                        (Connolly and 
Podladchikov, 2004 )。 
    最近,我们实验测量获得 20~550 ℃下流动体系水-玄武岩反应过程里岩石的各个金属溶解速率。这 
是目前国际界未见报道过的高温实验数据(Zhang et al., 2011 )。用这些数据可以很好理解在中地壳流体 
性质和经常出现高导-低速层的原因。 
    2 .实验方法与装置 
    高温高压流动体系的水岩相互作用实验: 
    水与玄武岩反应动力学实验是在 20 ℃至 435 ℃及 20 至 550℃,并且在23MPa 、24 和 34MPa 下,在 
垂直放置的叠层反应器和水平管式反应器里进行的。实验系统主要组成部分:高压釜为钛合金制造,或 
不锈钢制作(内腔有锆衬套);流体泵,温度控制器,背压控制器,各类物理和化学传感器,计算机显 
示和记录系统。岩石选自安徽省庐枞火山盆地,为一碱性玄武岩。岩石破碎,通过 20~40  目,用超声波 
方法除去粉尘和吸附物质,烘干。测量岩石样品的比表面积(m2/g ),在高压釜里放置一定数量岩石样 
品。实验目的要获得稳态条件下的各个元素的溶解速率(这里称释放速率:Release rates ),详细的仪器 
设备和操作规程见有关方面的文献(Zhang et al., 2013 )。 
    值得注意:我们在流动反应器里安置化学传感器,可以原位测量溶液性质的参数,如电导。 
    当使用叠层反应器时,测量岩石的每一个元素溶解(释放)速率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这些公式曾用 
于计算矿物溶解反应速率:如 
    r = (C  ―C )/t(A/V)                                           (1) 
        i   o 
                                                           2 
    其中 Ci 是物种 i  的输出浓度,Co 是物种 i  的起始浓度,A 为表面积(m ) ,t 是平均停顿时间,V 是 
反应釜里液体体积。关于此方程的推导,可参见文献(Zhang et al., 2013 )。 
    如使用全混流的流动体系(如有搅拌釜,安置一个样品袋)。溶解(释放)速率如下 
     -r = [(ΔC)u ]/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